[实用新型]跟骨骨折内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53638.5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6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董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爱军 |
主分类号: | A61B17/86 | 分类号: | A61B17/86;A61B17/9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074300 河北省保定市涞***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折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跟骨骨折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创伤骨科医生来说,跟骨骨折的治疗极具挑战性,跟骨周围软组织覆盖少,跟骨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给创伤骨科医生的治疗方案造成困难。目前国内治疗跟骨骨折,现有的治疗方法多是由外侧经典入路或者微创小切口入路,然后锁定钛板固定,然而通过锁定钛板固定使得原本脆弱的足跟部皮肤张力增加,进而容易出现皮肤不愈合,使得皮肤坏死几率增加。且由于钛板的置入,都会有较大的切口,而且钛板会产生占位效应。由于钛板固定的诸多缺陷,现有的治疗方法中也有用空心拉力螺钉对跟骨骨折进行治疗的病例,然而传统的空心拉力螺钉虽然属于微创操作,但由于空心拉力螺钉本身的设计问题,拉力的作用会使跟骨短缩,关节面复位丢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跟骨骨折内固定装置,通过设置两端带有螺纹,中部无螺纹的螺钉状结构,能够使跟骨结节与后关节面距离增大,实现对跟骨的复位和固定,创面小,实现了微创操作。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跟骨骨折内固定装置,包括:
螺钉,其从一端至另一端顺次包括钉头、钉杆和钉尾;所述钉头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钉尾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螺纹,且所述第一螺纹的螺纹宽度以及螺距均小于所述第二螺纹的螺纹宽度和螺距。
优选的是,所述的跟骨骨折内固定装置中,所述第一螺纹的螺距为1-1.5mm;所述第二螺纹的螺距为2-3mm。
优选的是,所述的跟骨骨折内固定装置中,所述第一螺纹的螺距为第二螺纹螺距的1/2,且所述第一螺纹的外径与第二螺纹的内径相同。
优选的是,所述的跟骨骨折内固定装置中,所述钉头的端部设置为向外凸出的弧面。
优选的是,所述的跟骨骨折内固定装置中,所述螺钉为钉头的横截面的直径小于钉尾的横截面的直径的锥形。
优选的是,所述的跟骨骨折内固定装置中,所述螺钉为空心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的跟骨骨折内固定装置中,还包括:
旋入丝锥,其包括旋入手柄和空心的旋入杆;所述旋入手柄与所述旋入杆垂直设置,且所述旋入手柄的轴向的中心与所述旋入杆的第一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旋入杆的第二端侧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的纹路相同的第三螺纹,所述旋入杆的第一端侧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纹的纹路相同的第四螺纹,且所述旋入杆的第二端的端部的1-2cm无螺纹。
优选的是,所述的跟骨骨折内固定装置中,所述钉尾的端部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旋入槽,所述旋入槽的横截面为一字型、十字形、三角形、四边形、六角形或星形中的任一种。
优选的是,所述的跟骨骨折内固定装置中,所述螺钉的长度为46-54mm,所述钉头的长度为6-8mm,所述钉尾的长度为18-22mm。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跟骨骨折的内固定装置的钉头和钉尾均具有螺纹,且钉头的螺纹的宽度和螺距小于钉尾的螺纹的宽度和螺距,使得在采用所述内固定装置对跟骨进行内固定时,由于底部的螺距和螺纹宽度大,进入跟骨的速度较快,而钉头的螺距和螺纹宽度小,进入跟骨关节面的速度较慢,从而产生类似于螺旋千斤顶的原理的撑开作用,使得跟骨结节与后关节面的距离增大,顶起后关节面,从而复位和固定跟骨。避免了利用锁定钛板固定造成的足跟部皮肤张力增加,进而容易出现皮肤不愈合,使得皮肤坏死几率增加的弊端。也避免了采用现有的空心拉力螺钉使跟骨短缩,关节面复位丢失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跟骨骨折内固定装置的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跟骨骨折内固定装置的丝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爱军,未经董爱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36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