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颗粒物取样转轴内流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55591.6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2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黄红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翠云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G01N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宛文鸣;张雪华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横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流道 测量室 转轴 本实用新型 颗粒物 机芯 流路 取样 废气 现代机械设计 垂直流道 方向需求 废气环境 节省空间 进气孔道 进气腔室 循环利用 组件设计 上轴芯 转轴座 外部 侧端 拆卸 断开 连贯 排出 个性化 美观 测量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颗粒物取样转轴内流道系统,包括循环内流道结构,通过设置于所述转轴座一个侧端面的进气孔道进入外界待测废气并且使进入的气体依次经过所述上轴芯的垂直流道、所述机芯的进气腔室再通入所述测量室测量之后排出至外界。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利用转轴相应的各个组件设计连贯的气体内流道,可使待测废气持续的在测量室与外部废气环境之间循环利用,极大地简化了流路,维护时无需拆卸,不需要断开流路,就使机芯及测量室自由转动进出箱体,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可节省空间;同时使产品外部更加简洁美观,符合现代机械设计产品的个性化与多样化发展方向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颗粒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颗粒物取样转轴内流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外在颗粒物检测技术领域中,根据物理测量机理的不同可分为取样法和非取样法,从连续分析与长时间在线监测的要求考虑,光散射法作为一种连续取样法,能够满足各涉及废气排放工厂生产过程中对数据量的要求,并且,从安全性和结构设备制作成本等角度考虑更加符合工业批量生产运作的条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对现有公知技术的缺陷进行了分析,若以光散射原理为基础,用喷射泵作为空气引流源,将工业排放废气持续引入测量室,使整个装置形成一个持续循环的回路,如何设计这个回路就成了产品设计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现有的测量装置尚无具体实现该预期效果的技术方案,即便采用各种组件形成可将待测气体引入测量室的系统,然而,在装置维护时还需要拆卸,以及额外断开流路,机芯及测量室无法自由转动进出,导致操作不便;此外,由于气体进入的通道不可循环,无法合理有效地利用机芯、转轴、转轴固定座等各个组件,不仅如此,甚至还会影响这些组件的运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正是在现有公知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的验证,对同一技术领域内的产品结构提出进一步研发与设计的技术方案,这些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完全能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同一技术领域的众多技术问题的解决以及提高技术方案的可拓展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颗粒物取样转轴内流道系统,从而形成使待测废气持续的在测量室与外部废气环境之间循环进出检测的通道,同时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颗粒物取样转轴内流道系统,用于带有测量室的颗粒物取样装置,该取样装置的机芯上、下两侧分别通过上轴芯、下轴芯活动连接在转轴座上,从而使机芯自由转动,所述内流道系统包括:
循环内流道结构,通过设置于所述转轴座一个侧端面的进气孔道进入外界待测废气并且使进入的气体依次经过所述上轴芯的垂直流道、所述机芯的进气腔室再通入所述测量室测量之后排出至外界。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附加结构,还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所述进气腔室与所述测量室之间具有气体内通道,并且使待测废气进入测量室内部进行测量;
所述气体内通道设置用于控制通道导通或关闭的气动快速接头。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以及具有任一项附加结构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所述内流道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芯底部且与所述下轴芯的垂直流道连通的水平流道,使所述气体内通道关闭之后而存于所述机芯内部的待测废气沿着所述下轴芯内部排出至外界;
所述气体内通道与水平流道之间具有垂直的导气通路。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以及具有任一项附加结构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所述下轴芯与所述转轴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并且所述下轴芯顶端伸入所述机芯内部;
所述上轴芯、下轴芯各自与机芯之间的连接部均设有密封圈。
对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翠云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翠云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55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