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密光学干涉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56076.X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5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左芬;陈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B9/02 | 分类号: | G01B9/02;G01B11/00;G01B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300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泵 收纳盒 收纳箱 储液箱 干涉测量装置 光学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 精密光学 防护壳 下端面 机体空间 自动润滑 连接口 输送管 锂电池 下端 装配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密光学干涉测量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管、储液箱、微型泵以及收纳箱,连接口固定在微型泵下端面,防护壳内部下侧装配有微型泵,微型泵右侧设置有锂电池,微型泵安装在储液箱下端面,储液箱安装在防护壳内部上侧,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光学测量装置没有自动润滑功能的问题,机体下端面前侧设有收纳箱,收纳箱左侧设有第一收纳盒,收纳箱右侧设有第二收纳盒,第一收纳盒安装在第二收纳盒左侧,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光学测量装置机体空间利用不合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功能性强,适用范围广,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精密光学干涉测量装置,属于光学测量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学测量是光电技术与机械测量结合的高科技,借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测量,方便记录,存储,打印,查询等等功能, 据介绍,光学测量主要应用在现代工业检测,主要检测产品的形位公差以及数值孔径等是否合格。
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光学测量装置没有自动润滑的功能,测量仪在长时间移动时容易磨损滑轨,不方便对滑轨进行润滑处理,现有的光学测量装置不能够合理运用储存空间,机体下侧没有设置收纳储存的装置,设计不够合理,现有的光学测量装置功能比较单一,现在急需一种精密光学干涉测量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精密光学干涉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精密光学干涉测量装置,包括机体、支架、移动测量仪、自动润滑机构、支腿以及收纳机构,所述机体上端面设有支架,所述机体下端面装配有支腿,所述移动测量仪安装在支架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移动测量仪内部装配有自动润滑机构,所述机体前端面设有收纳机构,所述自动润滑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管、防护壳、注液口、储液箱、微型泵、锂电池、润滑按钮、连接口以及第二输送管,所述连接口下端面左侧设有第一输送管,所述连接口下端面右侧设有第二输送管,所述防护壳下端面装配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固定在微型泵下端面,所述防护壳内部下侧装配有微型泵,所述防护壳前端面设置有润滑按钮,所述微型泵右侧设置有锂电池,所述微型泵安装在储液箱下端面,所述锂电池安装在储液箱下端面右侧,所述储液箱上端面开设有注液口,所述储液箱安装在防护壳内部上侧,所述收纳机构包括收纳箱、第一收纳盒以及第二收纳盒,所述机体下端面前侧设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左侧设有第一收纳盒,所述收纳箱右侧设有第二收纳盒,所述第一收纳盒安装在第二收纳盒左侧。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下端面设有四个万向轮,所述支腿设有四个,且四个支腿规格相同,四个支腿下端面均装配有支撑垫。
进一步地,所述注液口上端面设有密封盖,且密封盖内部设有密封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内部设有隔音板,且隔音板内部设有消音棉。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测量仪下端面设有测量头,所述移动测量仪内部设有两个滑动块,所述支架外表面设有两个滑轨,所述移动测量仪通过两个滑动块与两个滑轨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收纳盒和第二收纳盒前端面均装配有把手,且把手外表面设有防滑套。
进一步地,所述润滑按钮通过导线与锂电池相连接,所述微型泵通过导线与润滑按钮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精密光学干涉测量装置,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第一输送管、防护壳、注液口、储液箱、微型泵、锂电池、润滑按钮、连接口以及第二输送管,该设计方便对移动测量仪内侧的滑轨进行润滑,提高了移动敏捷度,解决了原有光学测量装置没有自动润滑功能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润滑效果。
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收纳箱、第一收纳盒以及第二收纳盒,该设计提高了机体内部空间的利用率,解决了原有光学测量装置机体空间利用不合理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全面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师范学院,未经淮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60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角度尺
- 下一篇:数字全息三维显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