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集热器和空气源热泵及板式换热器联合供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58013.8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2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文;龙垚;李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4D15/04 | 分类号: | F24D15/04;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073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换热器 氨吸收式 热泵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 太阳能 联合供暖系统 太阳能集热器 本实用新型 空气源热泵 辅助热源 循环油泵 导热油 空气能 冷热泵 能耗 供回水循环管路 三通电磁阀 化石能源 运行费用 低温段 并联 使用率 油温 水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和空气源热泵及板式换热器联合供暖系统,包括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板式换热器、氨吸收式热泵和风冷热泵,所述槽式太阳能集热器通过三通电磁阀分别与板式换热器和氨吸收式热泵连接,板式换热器和氨吸收式热泵与循环油泵并联,循环油泵与槽式太阳能集热器连接,构成导热油回路;所述板式换热器通过水管依次与氨吸收式热泵和风冷热泵连接构成供回水循环管路。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利用导热油低温段油温,增加了单独利用太阳能的时间,充分利用了空气能,减少辅助热源的能耗。利用太阳能和空气能提高了太阳能的使用率和使用时间,减少了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了辅助热源的能耗,降低了运行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和空气源热泵及板式换热器联合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可再生能源中以太阳能的开发及运用最为普遍。在我国太阳能的资源十分丰富,日照时长在2200h的区域占我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年太阳辐射总量在5x103MJ/(m2·a)以上,具备很好的太阳能利用条件。但是直接利用太阳能时会产生一些局限性,比如能源利用率低,太阳能的能流密度低,单位面积集热器能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小,达到理想的供暖温度加热周期较长,只有增加集热器面积来提高集热器吸收效率,但是会受到占地面积和初投资的局限;此外由于太阳辐射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太阳能不能实现连续稳定的供暖,需要设置辅助热源保证供暖效果。
空气源热泵是一种能量提升装置,具有很好的节能性,虽然在阴雨天或者夜间能连续运行,但是空气源热泵装置在冬季运行时面临一个普遍的问题,当室外温度较低时,热泵系统的效率比较低,在极端天气状况下甚至不能启动。
太阳能集热器与热泵系统相结合可以提高太阳能集热器的效率,解决热泵系统冬季室外温度较低时运行效率低的问题,但是太阳能热泵系统因为需要设置辅助热源加热导热油驱动热泵系统,耗电量较大。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更加高效合理节能的太阳能热泵和板式换热器联合供热系统,将三者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太阳能和空气能,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省去辅助热源加热导热油的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和空气源热泵及板式换热器联合供暖系统,利用太阳能和空气能提高了太阳能的使用率和使用时间,减少了常规化石能源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和空气源热泵及板式换热器联合供暖系统,包括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板式换热器、氨吸收式热泵和风冷热泵,其特征是:所述槽式太阳能集热器通过三通电磁阀分别与板式换热器和氨吸收式热泵连接,板式换热器和氨吸收式热泵与循环油泵并联,循环油泵与槽式太阳能集热器连接,并构成导热油回路;所述板式换热器通过水管依次与氨吸收式热泵和风冷热泵连接构成供回水循环管路。
所述供回水循环管路上连接有温度传感器,监测供回水温差,控制风冷热泵的开启和关闭。
所述供回水循环管路的回水干管上连接有流量计,监测回水流量,控制风冷热泵的开启和关闭。
所述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与三通电磁阀之间设有温度传感器,通过监测导热油温度控制三通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槽式聚焦式太阳能集热器,加热介质是WD320导热油,热泵采用氨吸收式空气源热泵和风冷热泵,通过设置电动三通电磁阀,根据油温高低控制导热油进入板式换热器或者进入氨吸收式热泵,不足的热量通过风冷热泵补充,通过上述方式能有效利用导热油低温段油温,增加了单独利用太阳能的时间,充分利用了空气能,减少辅助热源的能耗。利用太阳能和空气能提高了太阳能的使用率和使用时间,减少了常规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了辅助热源的能耗,降低了运行费用,在传统太阳能热泵的运行基础上增加了系统供热量,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未经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80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壁挂炉太阳能一体化采暖系统
- 下一篇:一种空气能热源泵采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