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锈钢钢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58143.1 | 申请日: | 2018-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1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朱良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华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8 | 分类号: | F16L9/18;F16L5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管体 内管体 不锈钢钢管 支撑钢条 本实用新型 等弧度设置 管道技术领域 技术方案要点 内隔 受力 向内 钢管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锈钢钢管,涉及管道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内管体和外管体,所述内管体和所述外管体之间等弧度设置有多个支撑钢条,所述内管体、所述外管体和相邻两个所述支撑钢条之间形成有内隔腔。本实用新型具有通过多个等弧度设置的支撑钢条起到支撑内管体和外管体的作用,显著提升钢管强度和刚度,从而有效避免外管体因受力向内管体形变而影响到不锈钢钢管的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不锈钢钢管。
背景技术
不锈钢钢管是一种中空的长条圆筒状钢材,他的适用范围用作输送流体的管道,主要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医疗、食品、轻工、机械仪表等工业输送管道以及机械结构部件等。
公告号为CN20318995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不锈钢钢管,该不锈钢钢管包括内管体和外管体,所述的外管体套设于内管体上,所述内管体和所述外管体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腔体。
但是由于该不锈钢钢管上的腔体位于内管体和外管体之间,进而在外力对内管体施力时将导致内管体向腔体内形变,影响到不锈钢钢管的使用,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钢管,该不锈钢钢管具有显著提升钢管强度和刚度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锈钢钢管,包括内管体和外管体,所述内管体和所述外管体之间等弧度设置有多个支撑钢条,所述内管体、所述外管体和相邻两个所述支撑钢条之间形成有内隔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等弧度设置的支撑钢条起到支撑内管体和外管体的作用,显著提升钢管强度和刚度,从而有效避免外管体因受力向内管体形变而影响到不锈钢钢管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管体和所述外管体分别设置有限制所述支撑钢条移动的限位体和卡弧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体以及卡弧体将支撑钢条限定在相应的位置上,并且起到避免外管体和内管体发生相对转动的作用,显著提升支撑钢条的固定稳定性以及该不锈钢钢管的整体强度和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弧体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撑钢条的直径,所述卡弧体和与所述支撑钢条之间形成有留置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力作用在外管体并传递至卡弧体上时,通过卡弧体以及支撑钢条之间的留置腔进而为外管体的形变提供相应的形变空间,进而起到避免外力通过外管体后传递至内管体上而导致内管体被破坏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所述卡弧体连接有隔体,所述外管体、所述隔体和相邻两个所述卡弧体之间形成有外隔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管体和内管体之间形成隔绝热交换的外隔腔和内隔腔,进而在显著提升该不锈钢钢管的保温性能的同时通过隔体起到显著增强该不锈钢钢管的强度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体包括外侧壁与所述支撑钢条外侧壁相切的压弧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弧体对支撑钢条进行挤压固定的同时,弧状的压弧体起到显著增强该不锈钢钢管的强度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弧体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撑钢条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压弧体的形变趋势,进而在受外力挤压形变时令压力对压弧体做功,进而通过压弧体的形变起到释放压力的作用,避免压力施加到内管体上破坏内管体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钢条由碳素钢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素钢的强度、硬度高,进而起到显著提升该不锈钢钢管的强度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华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华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81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竹缠绕变径管
- 下一篇:一种汽液两相均布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