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涂料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63240.X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1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范德安;刘小更;张长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余松瀛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5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板 沉淀箱 混凝箱 折流板 总箱体 一体化处理设备 锯齿结构 涂料废水 支撑板 本实用新型 过滤板表面 絮状 横向固定 流动过程 制备装置 进水管 水性漆 提升泵 隔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性漆制备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涂料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包括总箱体、混凝箱、沉淀箱、PH调节箱、支撑板、折流板、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所述混凝箱、沉淀箱、PH调节箱从右到左依次安装在所总箱体的内部,折流板通过所述支撑板横向固定在所述总箱体内,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折流板的上部,在混凝箱与所述沉淀箱之间的上部设有所述第一过滤板,沉淀箱与所述PH调节箱之间的上部设有第二过滤板,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的上部都为锯齿结构,第一过滤板距离地面的高度高于第二过滤板的高度。由于过滤板表面的锯齿结构,因而可以将流动过程中絮状物体进行隔离,定期对两块过滤板进行清理,去除了提升泵,节省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性漆制备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涂料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涂装废水广泛存在于机械、家电、电子等行业的涂装生产线。涂料废水主要来源于配料罐、反应釜的清洗和配制不同颜色的涂料过程。涂料废水有机物浓度高,色度和悬浮物含量也较高;此外,还含有大量纳米级无机物料,如二氧化钛、高岭土和各种有色颜料等。涂料废水处理过程中,国内外普遍使用PH调节、混凝、絮凝依次结合的方式将污水中的悬浮物质沉淀下来进而去除;因此,PH调节设备、混凝设备、絮凝设备的效果直接决定了悬浮物和金属物质沉淀效果。现有技术中,PH调节设备、混凝设备及絮凝设备往往使用溢流和管道输送的方式进行传输废水。在PH调节设备的进料是间隙操作,絮凝设备的出料为连续操作的情况下,各设备之间须要提升泵及流量控制装置来控制流量传输,否则不能实现各设备内的废水均质均量。因此现有技术的联动效果差,控制可靠性差,多台提升泵及控制系统设置增加了设备投资成本;处理后的废水不均质均量则会对于下游的生物处理工段不耐冲击负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涂料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涂料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总箱体、混凝箱、沉淀箱、PH调节箱、支撑板、折流板、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所述混凝箱、沉淀箱、PH调节箱从右到左依次安装在所总箱体的内部,所述折流板通过所述支撑板横向固定在所述总箱体内,所述折流板为两层结构,两层结构的折流板方向相反,在所述总箱体的右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折流板的上部,在所述混凝箱与所述沉淀箱之间的上部设有所述第一过滤板,所述沉淀箱与所述PH调节箱之间的上部设有所述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的结构相同,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的上部都为锯齿结构,第一过滤板距离地面的高度高于第二过滤板的高度,所述混凝箱、沉淀箱、PH调节箱的底部分别设有排液口。相对于现有技术,本装置结构去除了现有技术中的提升泵,将传统的混凝池、沉淀池以及PH调节池都焊接成锥形的箱体共同集中在一个总箱体的内部,在相邻的在混凝箱与沉淀箱之间的上部设有第一过滤板,沉淀箱与所述PH调节箱之间的上部设有第二过滤板,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表面的结构都为锯齿状,利用水流从高到低流动,分别从两个过滤板上自动流过,由于表面的锯齿结构,因而可以将流动过程中絮状物体进行隔离,定期对两块过滤板进行清理,去除了提升泵,节省了成本。
优选地,所述混凝箱、沉淀箱、PH调节箱都为圆锥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混凝箱内装有搅拌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余松瀛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大余松瀛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632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苯甲酸苄酯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