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防水膜铺设仓段的隧道掘进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65482.2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4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昂;陈峻;郑尚峰;朱宏;喻渝;郑伟;李泽龙;林本涛;王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E21D9/10;E21D11/38;E21D11/10;E21D11/40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膜 隧道掘进机 仓段 铺设 内环 围壳 释放 环形腔室 封闭端 钢壳 环围 地下水 环向密封装置 柔性连接装置 隧道衬砌结构 隧道渗漏水 技术难题 夹持装置 隧道衬砌 隧道施工 行走机构 存放仓 掘进机 外周壁 掘进 同轴 张紧 隧道 | ||
一种带防水膜铺设仓段的隧道掘进机,以跟随掘进机的掘进在隧道衬砌外铺设环形防水膜,将地下水与隧道完全隔绝的隧道施工方法,彻底解决隧道渗漏水这一技术难题。包括具有外环钢壳的隧道掘进机,所述隧道掘进机的末端通过柔性连接装置连接环形防水膜铺设仓段,该环形防水膜铺设仓段具有与外环钢壳同轴的外环围壳、内环围壳,外环围壳与内环围壳之间形成环形腔室,内环围壳上设置作用于隧道衬砌结构外周壁的行走机构。所述环形腔室的前端为封闭端,后端为释放通道,封闭端与释放通道之间设置环形防水膜存放仓,释放通道内设置用于张紧环形防水膜的夹持装置和阻止地下水进入释放通道内的环向密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掘进机,特别涉及一种带防水膜铺设仓段的隧道掘进机。
背景技术
隧道工程处于地下,面临较高的防水考验,一般要求达到二级防水要求。对于重要隧道工程,如高铁隧道、水下隧道,要求达到一级防水要求,即滴水不漏。
随着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城区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隧道明挖法因阻断交通、扬尘污染大等缺点,已逐步被摈弃,盾构、TBM、顶管等工法越来越多地成为城市隧道施工的主流工法。
隧道掘进机施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停顿,造成隧道衬砌存在多种接缝,如盾构隧道管片环间接缝、纵向接缝,TBM隧道环向施工缝、拱墙与仰拱界面的施工缝等。同时,有时沿隧道纵向还会人为设置沉降缝。上述接缝的存在,削弱了隧道的防水能力,是目前掘进机隧道防水的重难点。
根据掘进机的类型不同,隧道防水存在很大的区别。如盾构隧道以管片自防水为主,接缝位置使用密封垫防水,TBM隧道在初衬和二衬之间设防排水板。
从隧道运营实践来看,隧道现有的防水措施无法满足隧道工程较高的防水要求。如盾构隧道施工管片存在的错台缺陷,削弱了接缝密封垫的防水效果。TBM隧道防水板铺设技术要求较高,经常出现锚杆刺破防水板,防水板搭接位置密封不严等缺陷,隧道长期运营后会出现渗漏水,严重影响隧道的正常运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防水膜铺设仓段的隧道掘进机,以跟随掘进机的掘进在隧道衬砌外铺设环形防水膜,将地下水与隧道完全隔绝的隧道施工方法,彻底解决隧道渗漏水这一技术难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防水膜铺设仓段的隧道掘进机,包括具有外环钢壳的隧道掘进机,其特征是:所述隧道掘进机的末端通过柔性连接装置连接环形防水膜铺设仓段,该环形防水膜铺设仓段具有与外环钢壳同轴的外环围壳、内环围壳,外环围壳与内环围壳之间形成环形腔室,内环围壳上设置作用于隧道衬砌结构外周壁的行走机构;所述环形腔室的前端为封闭端,后端为释放通道,封闭端与释放通道之间设置环形防水膜存放仓,释放通道内设置用于张紧环形防水膜的夹持装置和阻止地下水进入释放通道内的环向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隧道掘进机掘进施工时由环形防水膜铺设仓段末端同步释放环形防水膜,将地下水与隧道衬砌结构完全隔绝,杜绝渗漏水对隧道运营、设备和结构的影响,彻底解决隧道渗漏水这一技术难题;结构紧凑,易用施工;应用范围广,可用于盾构隧道、TBM隧道等。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四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防水膜铺设仓段的隧道掘进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防水膜铺设仓段的隧道掘进机的施工方法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B-B线的剖视图,即隧道断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654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