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近红外光电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66289.0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7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晋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宸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103 | 分类号: | G08B17/103;G08B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7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盘 近红外光电探测器 拉盘 连接柱 排气孔 下端 套管 探测器 拉环 拉绳 贯穿 本实用新型 发射器 内部设置 橡胶制成 向上移动 真空状态 信号盖 上端 弹簧 内管 堵住 排放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近红外光电探测器,该种近红外光电探测器,包括探测器、信号盖和发射器,探测器的上端四侧设置有拉环,拉环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拉绳,拉绳的下端贯穿有套管,套管下端设置有吸盘,吸盘的右侧贯穿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外侧贯穿有第一排气孔,连接柱的内部设置有弹簧。设置拉盘材料采用橡胶制成,且拉盘设置形状为“圆柱”形,通过拉盘向上移动,能有效的将吸盘内部的空气向上带动,通过第二排气孔排放出去,使得吸盘内部呈一个真空状态,拉盘设置设置形状为“圆柱”形能有效的将内管底部堵住,从而防止空气从第二排气孔进入到吸盘的内部,适用于近红外光电探测器的生产和使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光束探测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近红外光电探测器。
背景技术
红外光束探测器由一对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对于超出点型感烟,感温探测器的场合,可提供可靠的报警信号.同时具有对灰尘影响自动补偿的功能.对于使用环境温度范围宽(-30℃-55℃),点型感烟,感温探测器安装,维护都较困难的区域,如车库,厂房,货仓等处。
现有的一种近红外光电探测器在使用的同时,无法使得探测器快速吸附在墙壁上,并且在使用的同时不能够很好的贴附墙壁,这样使用效果不高,对于不同的使用环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得现有的园林座椅无法在市场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近红外光电探测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无法有效的吸附在墙壁上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近红外光电探测器,包括探测器、信号盖和发射器,所述发射器的外侧贯穿有照射孔,所述探测器的上端四侧设置有拉环,所述拉环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下端贯穿有套管,所述套管下端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的右侧贯穿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侧贯穿有第一排气孔,所述连接柱的右侧镶嵌有按钮,所述拉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拉盘,所述拉绳的下端贯穿有内管,所述内管的外侧贯穿有第二排气孔,所述按钮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右侧贯穿有压板,所述固定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连接柱的内部设置有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排气孔设置有多个,且第二排气孔密密麻麻贯穿于内管的下侧。
进一步的,所述拉盘材料采用橡胶制成,且拉盘设置形状为“圆柱”形。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设置在连接柱内部,且压板内部贯穿有固定杆。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设置有两个,且弹簧设置在固定杆的上下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拉环具有一定的重量,且拉环设置有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近红外光电探测器,设置第二排气孔有多个,且第二排气孔密密麻麻贯穿于内管的下侧,通过第二排气孔能有效的将吸盘内部的空气排放出去,从而使得吸盘能够有效的吸附在墙壁上,设置拉盘材料采用橡胶制成,且拉盘设置形状为“圆柱”形,通过拉盘向上移动,能有效的将吸盘内部的空气向上带动,通过第二排气孔排放出去,使得吸盘内部呈一个真空状态,拉盘设置设置形状为“圆柱”形能有效的将内管底部堵住,从而防止空气从第二排气孔进入到吸盘的内部,设置压板在连接柱内部,且压板内部贯穿有固定杆,通过压板能有效的防止了固定杆在向左移动长度过大时,而造成挡板与拉盘碰撞而造成损害,设置有两个弹簧,且弹簧设置在固定杆的上下两侧,通过弹簧能有效的使得按钮回弹,从而防止了因工作人员过力摁压按钮,而造成按钮陷入连接柱的内部,设置拉环具有一定的重量,且拉环设置有四个,通过拉动拉环能有效的将拉盘向上移动,设置的拉环具有第一的重量,能有效的使得工作人员将探测器吸附在房间顶上时,通过拉环的重量能有效的将拉盘拉紧,从而防止了因拉盘松动而造成空气进入到吸盘的内部造成吸盘吸附力不强,而造成探测器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宸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宸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662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火灾报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庭安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