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体携带式快速充电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68421.1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3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壅;许文超;刘伟成;杨丹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文超;王金壅 |
主分类号: | H02J7/10 | 分类号: | H02J7/10;H02J7/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张月 |
地址: | 152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采样模块 充电桩 锂电池保护模块 输入保护模块 输出模块 输入模块 充电 充电宝 放电 本实用新型 控制模块 快速充电 携带式 锂电池 电子设备充电 固定带两端 液晶显示屏 充电开关 接口连接 移动电源 有效解决 固定带 卡扣 携带 | ||
本实用新型一种人体携带式快速充电宝装置属于移动电源领域;包括充电宝和充电桩;控制模块分别连接充电输入模块、输入保护模块、电流采样模块、锂电池保护模块、放电输出模块、LED显示模块、液晶显示屏和充电开关,充电输入模块分别连接输入保护模块、电流采样模块和充电桩接口,放电输出模块连接USB接口,电流采样模块通过锂电池保护模块连接锂电池;控制模块、充电输入模块、输入保护模块、电流采样模块、锂电池、锂电池保护模块、放电输出模块和LED显示模块在外壳内,外壳为圆柱形,充电宝通过充电桩接口连接充电桩,固定带两端连接充电宝两端,固定带上设有卡扣;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给电子设备充电时不方便携带,而且充电时间较长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人体携带式快速充电宝装置属于移动电源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发展,消费类电子产品性能得到了极大提升,手机、平板等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必需品,人们对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电池容量也不断增加,由于人们在充电时由于受电源线的限制,只能在小范围活动,所以移动充电电源应运而生,但是普通的移动电源由于材质和体积在给电子设备充电时不方便携带,而且充电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体携带式快速充电宝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人体携带式快速充电宝装置,包括充电宝和充电桩;所述充电宝包括控制模块、充电输入模块、输入保护模块、电流采样模块、锂电池、锂电池保护模块、放电输出模块、LED 显示模块、外壳、固定带、液晶显示屏、充电开关、USB接口和充电桩接口;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充电输入模块、输入保护模块、电流采样模块、锂电池保护模块、放电输出模块、LED显示模块、液晶显示屏和充电开关,所述充电输入模块分别连接输入保护模块、电流采样模块和充电桩接口,所述放电输出模块连接USB接口,所述电流采样模块通过锂电池保护模块连接锂电池;所述控制模块、充电输入模块、输入保护模块、电流采样模块、锂电池、锂电池保护模块、放电输出模块和LED显示模块在外壳内,所述液晶显示屏、充电开关、USB 接口、充电桩接口设置在外壳上,所述外壳为圆柱形,所述充电宝通过充电桩接口连接充电桩,所述固定带两端连接充电宝两端,所述固定带上设有卡扣。
所述一种人体携带式快速充电宝装置,所述外壳靠近人体的一侧设有保护层。
所述一种人体携带式快速充电宝装置,所述锂电池保护模块包括锂电池保护ICU3、六脚 MOS管U4、六脚MOS管U5、电阻R1、电阻R23、电容C19、电容C8、电容C9和电容C10;所述U3管脚1分别连接U4管脚4和U5管脚4,所述U3管脚2通过R17连接U5管脚1、地线、 U4管脚1、R1和控制模块,所述U3管脚3分别连接U4管脚6和U5管脚6,所述U3管脚5 连接在R23和C19之间,所述U3管脚6分别连接C19、U4管脚3、U5管脚3和锂电池负极,所述C19连接R23,所述R23分别连接锂电池正极、C10、C9、C8和电流采样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文超;王金壅,未经许文超;王金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684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保护电源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多功能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