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粘贴式盲窗车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69359.8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1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林振东;林佳峰;林江福;李江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10 | 分类号: | B60J1/1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庄俊佳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盲窗板 车窗 盲窗 本实用新型 车身结构 对位槽孔 内侧周缘 轻量化 贴合部 粘贴式 凸设 焊接工艺 镁铝合金 粘贴固定 冲压 冲压式 传统的 环氧胶 铝合金 侧围 封盖 卡设 粘胶 配合 货车 金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粘贴式盲窗车身结构,包括车窗以及用于封盖该车窗的盲窗板,盲窗板的中部向外冲压凸设,形成一凸设盲窗部,车窗内侧周缘处设有一贴合部,该盲窗板的周缘通过金属粘胶与车窗内侧周缘的贴合部相配合粘贴固定;车窗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对位槽孔,盲窗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固定点,该固定点与对位槽孔相配合卡设。本实用新型摈弃传统的冲压式盲窗外板和焊接工艺,采用单独新材料轻量化(如铝合金、镁铝合金等)盲窗板通过环氧胶粘接到侧围的方式,在满足厢货车盲窗需求的同时,实现轻量化和降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客车及其零部件生产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粘贴式盲窗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按照厢货车设计要求,车身侧围需要增加盲窗,基础车型的冲压一体式盲窗,质量大,焊接工位多、成本高、同时外观精度不易保证,需新开发盲窗结构。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104842753B公开的一种车身盲窗结构和载货车辆,该技术方案的盲窗结构中,盲窗板不再采用平板形式,而是形成有与车窗之间的止口定位结构,止口定位结构省去了人力手扶的辛劳,方便焊接操作,保证焊接的一致性。
但是,该技术方案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足,在生产操作过程中,都需要进行焊接操作,虽然通过设置止口定位结构可以一定程度上地改进焊接操作存在的不足,但是焊接的工位多,成本高,同时焊接对外观精度不易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粘贴式盲窗车身结构,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粘贴式盲窗车身结构,包括车窗以及用于封盖该车窗的盲窗板,所述盲窗板的中部向外冲压凸设,形成一凸设盲窗部,所述车窗内侧周缘处设有一贴合部,该盲窗板的周缘通过金属粘胶与所述车窗内侧周缘的贴合部相配合粘贴固定;所述车窗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对位槽孔,所述盲窗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固定点,该固定点与所述对位槽孔相配合卡设。
更进一步,所述盲窗板的侧部还设有一纵向布设的凸设条,该凸设条用于与车窗中部的立柱杆相配合盖设。
更进一步,所述车窗的上、下两侧的对位槽孔分别设有三个,且呈对称设置。
更进一步,所述对位槽孔呈圆槽孔状。
更进一步,所述金属粘胶为环氧类金属粘合胶。
更进一步,所述盲窗板采用的材质为铝合金、镁铝合金中的任意一种。
通过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摈弃传统的冲压式盲窗外板和焊接工艺,采用单独新材料轻量化(如铝合金、镁铝合金等)盲窗板通过环氧胶粘接到侧围的方式,在满足厢货车盲窗需求的同时,实现轻量化和降成本。本实用新型完成弃用了焊接工艺,通过改进盲窗板结构与车窗结构,直接使用金属粘胶将盲窗板固定在车窗上。同时,通过设置对位槽孔和固定点 ,使盲窗板与车窗的对位粘合更加精准,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在盲窗板的侧部设置纵向布设的凸设条,使其更好地适配于各种结构的车窗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来进一步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693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