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膜缺陷在线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69383.1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1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边心田;左芬;程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D11/00 | 分类号: | G01D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300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轴 卷布辊 时间继电器 薄膜检测装置 在线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扬声器安装 薄膜缺陷 检测仪 上端面 右端面 手轮 扬声器 收纳 防尘功能 防尘效果 提醒功能 转动连接 屏幕 防护性 左端面 装配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膜缺陷在线检测装置,包括时间继电器、扬声器、屏幕、卷布辊、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以及手轮,时间继电器安装在检测仪内部上侧,扬声器安装在时间继电器左侧,时间继电器上端面装配有屏幕,扬声器安装在检测仪上端面左侧,该设计解决了原有薄膜检测装置没有提醒功能的问题,卷布辊左端面设置有第一转轴,卷布辊右端面设置有第二转轴,卷布辊右端面设置有手轮,卷布辊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与收纳壳转动连接,该设计解决了原有薄膜检测装置没有防尘功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防尘效果好,防护性强,适用范围广,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薄膜缺陷在线检测装置,属于薄膜检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薄膜的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薄膜表面会出现诸如孔洞、蚊虫、黑点、晶点、划伤、斑点等瑕疵,严重影响了薄膜的质量,给生产商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人眼往往不能及时准确的判断出瑕疵,薄膜表面瑕疵缺陷检测系统能在线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表面缺陷瑕疵进行高速 精确的检测,显示和识别薄膜表面上的所有表面缺陷。因此薄膜瑕疵在 线检测系统成为高速薄膜生产线中不可或缺的检测设备。
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薄膜检测装置没有设置提醒的装置,薄膜检测设备通常处于自动运作状态,长时间运作没有提醒容易发生损害,现有的薄膜检测装置没有防尘的功能,在结束工作后不方便对设备进行防尘保护,现有的薄膜检测装置功能比较单一,现在急需一种薄膜缺陷在线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薄膜缺陷在线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防尘效果好,防护性强,适用范围广,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薄膜缺陷在线检测装置,包括检测仪、支腿、万向轮、收纳盒、第一粘扣带、提醒机构、显示器以及防尘机构,所述检测仪下端面设有支腿,所述检测仪下端面装配有万向轮,所述收纳盒安装在检测仪前端面,所述万向轮安装在支腿内侧,所述第一粘扣带固定在检测仪前端面上侧,所述提醒机构安装在检测仪上端面左侧,所述检测仪前端面上侧装配有显示器,所述检测仪顶部设置有防尘机构,所述提醒机构包括时间继电器、扬声器、屏幕以及设置键,所述时间继电器安装在检测仪内部上侧,所述扬声器安装在时间继电器左侧,所述时间继电器上端面装配有屏幕,所述时间继电器上端面右侧装配有设置键,所述设置键安装在屏幕右侧,所述扬声器安装在检测仪上端面左侧,所述防尘机构包括收纳壳、卷布辊、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以及手轮,所述收纳壳固定在检测仪顶部,所述收纳壳内部装配有卷布辊,所述卷布辊左端面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卷布辊右端面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卷布辊右端面设置有手轮,所述卷布辊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与收纳壳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卷布辊外表面设有防尘布,且防尘布下侧设有第二粘扣带,防尘布通过第二粘扣带与第一粘扣带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手轮外表面设有防滑软套。
进一步地,所述收纳壳外表面设有防护盖,且防护盖外表面设有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支腿设有四个,且四个支腿规格相同,四个支腿下端面设有支撑垫,所述万向轮设有四个,且四个万向轮规格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设置键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所述时间继电器通过导线与设置键相连接,所述扬声器通过导线与时间继电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薄膜缺陷在线检测装置,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时间继电器、扬声器、屏幕以及设置键,该设计增加了长时间运作提醒的装置,解决了原有薄膜检测装置没有提醒功能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性。
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收纳壳、卷布辊、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以及手轮,该设计方便对设备进行防尘保护,解决了原有薄膜检测装置没有防尘功能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防尘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师范学院,未经淮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693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扣式仪器防拆结构
- 下一篇:灌胶型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