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逆变器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69852.X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1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刚;陈锋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吴敏 |
地址: | 461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变器 变压器 可调直流源 本实用新型 测试装置 交流侧 电网 副边 原边 变压器接入 测试 电能反馈 交流电网 循环利用 输出端 输入端 节约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逆变器测试装置,包括第一变压器和可调直流源,第一变压器的原边用于连接交流电网,副边连接可调直流源的输入端,可调直流源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待测逆变器;还包括第二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的原边用于连接待测逆变器的交流侧,副边用于连接电网。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将待测逆变器的交流侧通过第二变压器接入电网或者连接到第一变压器,将测试时的后的电能反馈到电网中进行循环利用,从而减少了能源的浪费,节约了测试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逆变器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逆变器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的设备,在电力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光伏发电站。由于光伏发电站内太阳能池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为了将光伏发电站产生的电能输入到电网中,需要在光伏发电站连接电网处设置逆变器,将光伏发电站产生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后输出到交流电网中。
由于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站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其运行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光伏发电站能否并网运行,所以在逆变器投入使用时,需要对其进行性能测试。
目前常用的测试方式是在逆变器的交流侧连接负载,并在逆变器的直流侧输入相应等级的直流电压,使逆变器处于工作状态,然后按照相应的测试标准对逆变器的运行参数进行测试。
由于光伏发电站逆变器的功率都比较大,所以测试时需要为逆变器的直流侧提供很的大功率,但是测试完成后,这些功率都会消耗在负载上,造成测试成本的增加和能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器测试装置,用于解决在对逆变器进行测试时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装置方案1:一种逆变器测试装置,包括第一变压器和可调直流源,第一变压器的原边用于连接交流电网,副边连接可调直流源的输入端,可调直流源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待测逆变器;还包括第二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的原边用于连接待测逆变器的交流侧,副边用于连接电网。
第一装置方案2:在第一装置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变压器原边用于连接电网的线路上设置有第一断路器,所述第二变压器副边用于连接电网的线路上设置有第二断路器。
第一装置方案3:在第一装置方案1或2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变压器原边用于连接待测逆变器交流侧的线路上设置有真空接触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将待测逆变器的交流侧通过第二变压器接入电网,将测试时的后的电能反馈到电网中,从而减少了能源的浪费,节约了测试的成本。
第二装置方案1:一种逆变器测试装置,包括第一变压器和可调直流源,第一变压器的原边用于连接交流电网,副边连接可调直流源的输入端,可调直流源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待测逆变器;还包括第二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的原边用于连接待测逆变器的交流侧,副边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原边。
第二装置方案2:在第二装置方案1的基础上,第一变压器的原边用于连接交流电网的线路上设置有第一断路器,第二变压器的副边连接第一变压器原边的线路上设置有第二断路器。
第二装置方案3:在第二装置方案1或2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变压器原边用于连接待测逆变器交流侧的线路上设置有真空接触器。
第二装置方案4:在第二装置方案3的基础上,还包括交流母线,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副边通过交流母线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原边。
第二装置方案5:在第二装置方案4的基础上,交流母线上连接有电网端,电网端用于连接交流电网;第一变压器原边连接交流母线的线路上设置有第一断路器,第二变压器的副边连接交流母线的线路上设置有第二断路器,交流母线连接电网端的线路上设置有第三断路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698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