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古隔热瓦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2760.7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4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广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广凯 |
主分类号: | E04D1/28 | 分类号: | E04D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宋涛 |
地址: | 2626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 底瓦 顶瓦 扣板 本实用新型 隔热瓦片 中心对称 隔热板 隔热柱 限位柱 仿古 对称 隔热效果 技术技术 有效实现 限位槽 瓦片 导流 匹配 家居 雨水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家居技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仿古隔热瓦片,包括若干个顶瓦、底瓦和隔热扣板,且相邻顶瓦之间通过底瓦和隔热扣板连接;顶瓦,设有对称的限位柱;底瓦,设有对称的限位槽,且与限位柱相匹配;隔热扣板,包括中心对称的隔热板和隔热柱,所述中心对称的隔热板通过隔热柱连接,借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实现对雨水的导流,同时提高了瓦片的隔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仿古隔热瓦片。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建筑的风格日益多样化,具有中国特色的仿古建筑及修缮的古建筑已越来越多,古建筑中最具民族特色的部分当属屋檐及屋面瓦系统。其中,此类建筑的屋面瓦系统由筒瓦、板瓦、勾当和滴水组合而成。由于屋面瓦直接与空气接触,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的老化、褪色、变形,甚至出现开裂,这将使得屋面系统缩短使用年限,进而影响到建筑自身的使用。传统古建屋面瓦多数为釉面瓦,但制作工艺难度大、成本相对较高。近代屋面瓦多数为水泥制品,价格相对低廉,但耐久性较差,对后期维护困难较多,从而导致瓦片的隔热效果差,降低了导流效果。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古隔热瓦片,其可以有效对雨水进行导流,并提高了瓦片的隔热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仿古隔热瓦片,包括若干个顶瓦、底瓦和隔热扣板,且相邻顶瓦之间通过底瓦和隔热扣板连接;
顶瓦,设有对称的限位柱;
底瓦,设有对称的限位槽,且与限位柱相匹配;
隔热扣板,包括中心对称的隔热板和隔热柱,所述中心对称的隔热板通过隔热柱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仿古隔热瓦片,所述底瓦之间安装有仿古瓦配件,所述仿古瓦配件包括底板和固定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仿古隔热瓦片,所述底板上设有中心对称的卡槽,且所述固定柱位于卡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仿古隔热瓦片,所述底瓦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呈中心对称的固定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仿古隔热瓦片,所述底板通过固定柱连接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柱位于固定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仿古隔热瓦片,所述隔热板一端设有挡板,另一端弯折成型,且相邻隔热板末端配合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仿古隔热瓦片,所述中心对称的隔热板和隔热柱之间形成密闭空气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仿古隔热瓦片,所述限位柱位于顶瓦末端上方,且与末端具有间隙,所述顶瓦上设有防滑凸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仿古隔热瓦片,包括若干个顶瓦、底瓦和隔热扣板,且相邻顶瓦之间通过底瓦和隔热扣板连接;顶瓦,设有对称的限位柱;底瓦,设有对称的限位槽,且与限位柱相匹配,利用底瓦对顶瓦的位置进行限定,保证其稳定性;隔热扣板,包括中心对称的隔热板和隔热柱,所述中心对称的隔热板通过隔热柱连接,利用隔热扣板对顶瓦和底瓦的位置进行固定,增强其稳定性,同时利用中心对称的隔热板和隔热柱形成密闭的空气层,提高瓦片的隔热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顶瓦和底瓦的相互配合,增强对雨水的导流效果,同时利用中心对称的隔热板和隔热柱形成的密闭空气层,增强瓦片的隔热效果,采用插接方式,便于对瓦片进行拆卸更换,提高更换效率,降低更换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顶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底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广凯,未经孙广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27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配式建筑的灌浆套筒密封机构
- 下一篇:一种弧面龙鳞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