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压直压法气密性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5315.6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1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鹏;李瑛;封龙高;谢代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于晓霞;于洁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调压阀 精密调压阀 二位五通换向阀 气密性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 电磁阀组件 缓冲容器 气动回路 压缩气源 出气端 进气 外压 预充 摄像机 气密性检测装置 气密性检测 压力变送器 标准容器 采集单元 电源电路 快速判断 系统检测 充气阀 放气阀 节流阀 进气端 导管 自动化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压直压法气密性测试装置,包括:电源电路、CPU控制器、气密性检测装置、采集单元和系统气动回路;系统气动回路包括电磁阀组件、压缩气源、缓冲容器、标准容器以及压力变送器,电磁阀组件包括过滤调压阀、精密调压阀、预充阀、节流阀、充气阀、放气阀和二位五通换向阀,压缩气源通过导管与过滤调压阀的进气端相连接,过滤调压阀的出气端分别与精密调压阀的进气端、二位五通换向阀相连接,精密调压阀的出气端通过预充阀与缓冲容器的进气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摄像机的气密性检测和快速判断摄像机是否存在大漏的功能,具有系统检测精度高、检测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压直压法气密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气密性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核、兵器、船舶等国防工业及石油、化工、安防、汽车、食品、医疗等行业。大量案例事实说明,产品发生泄漏后,可能导致其性能变坏、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因此,认真查明和分析发生泄漏的原因,透彻认识和理解气密性测试机理显得十分重要。
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大多根据气体流量公式进行设计。目前气密性检测方法主要有气泡式检测法和气压式检测法,其中气压式检测法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气压式检测法又可以分为直压式和差压式气密性检测方法。差压法用标准件作为参考,可抵消部分温度等因素带来的误差,但是差压法成本较高、结构较复杂;传统的直压式检测方法成本较低、结构简单,但温度影响相对较大,检测效率和精度相对较低。一般情况下,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检测产品内部压力来计算泄漏率,很难实现检测产品内部压力且不容易实现产品的快速大漏检测。比如上述两种气密性检测方法对于摄像机等全密封性器件的检查就难以适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压直压法气密性测试装置,解决了现有主流的气密性检测方法无法检测摄像机等全密封性器件的难题,实现了摄像机等的气密性检测和快速判断摄像机是否存在大漏的功能,具有系统检测精度高、可靠性高、成本低、检测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外压直压法气密性测试装置,包括:电源电路、控制系统、气密性检测装置、采集单元和系统气动回路,所述的系统气动回路包括:电磁阀组件、压缩气源、缓冲容器、标准容器以及压力变送器,所述的电磁阀组件包括过滤调压阀、精密调压阀、预充阀、节流阀、充气阀、放气阀和二位五通换向阀,所述的压缩气源通过导管与过滤调压阀的进气端相连接,所述过滤调压阀的出气端分别与精密调压阀的进气端、二位五通换向阀相连接,所述精密调压阀的出气端通过预充阀与缓冲容器的进气端相连接,所述缓冲容器的出气端通过充气阀与标准容器相连接,所述的标准容器还与放气阀相连接。
CPU控制器分别与模拟量输入模块AI、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DI/DO相连接;所述的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DI/DO通过导线分别与预充阀、充气阀、放气阀、二位五通换向阀相连接,实现数字量数据的处理与控制;
所述的采集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Pn、压力传感器Pm和限位开关,所述的限位开关设置在压紧气缸底部,所述的缓冲容器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Pm,所述的标准容器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Pn,压力传感器Pm、Pn均通过压力变送器与模拟量输入模块AI相连接,所述的限位开关与模拟量输入模块AI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53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