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开启的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5671.8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4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吕志翼;裴雪强;谢正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一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6 | 分类号: | F16K1/226;F16K1/46;F16K31/122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差腔 阀体 蝶板 蝶阀 阀座 丝杆 蝶板密封圈 推动机构 控制器 气缸 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 阀座密封圈 闸板密封圈 活塞 阀体外壁 活塞移动 气缸推动 驱动蝶板 驱动装置 压强增大 一端设置 丝杆滑 贯穿 阀杆 轻便 施力 外壁 体内 压缩 延伸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开启的蝶阀,包括阀体、蝶板及蝶板控制器,蝶板安装于阀体之内,阀体内设置有阀座,蝶板控制器包括驱动装置及阀杆,阀座设置有阀座密封圈,蝶板设置有蝶板密封圈,阀体设置有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包括压差腔、丝杆及气缸,压差腔一端贯穿阀体及阀座,压差腔另一端贯穿阀体,丝杆滑移于压差腔内,且一端设置有活塞,另一端从压差腔内延伸出阀体的外壁,气缸固定连接于阀体外壁,且与丝杆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方案,提供一种使用气缸推动丝杆及活塞移动来压缩压差腔内的空间,使得压差腔内压强增大,从而向压差腔向蝶板密封圈施力,驱动蝶板密封圈朝远离闸板密封圈移动,使启动轻便的一种便于开启的蝶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蝶阀,具体是指一种便于开启的蝶阀。
背景技术
蝶阀又叫翻板阀,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节阀。蝶阀可用于低压管道介质的开关控制,其工作原理是指蝶板围绕阀杆旋转达到开启与关闭流道的目的。
传统的蝶阀,包括阀体、蝶板及蝶板控制器,蝶板安装于阀体之内,阀体内设置有由蝶板控制启闭的流道,流道内设置有与蝶板密封配合的阀座,蝶板控制器与蝶板联动设置,其包括转动蝶板的驱动装置及连接驱动装置与蝶板的阀杆。工作时,蝶板由阀杆带动,若转过90°,便能完成一次启闭,而改变蝶板的偏转角度,即可控制介质的流量。
然而传统的蝶阀其在流道关闭之后,蝶板与阀座呈密封配合,且蝶板受到来流的压力,使得蝶板与阀座之间的作用力在来流压力的作用下而增大,从而增大蝶板与阀座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转动开启困难;另外,蝶板长期处于关闭状态,将会使得蝶板与阀座部分粘合,从而增大了两者之间的摩擦系数,使得开启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使用气缸推动丝杆及活塞移动来压缩压差腔内的空间,使得压差腔内压强增大,从而向压差腔向蝶板密封圈施力,驱动蝶板密封圈朝远离闸板密封圈移动,致使两者之间的作用力减小,使启动轻便的一种便于开启的蝶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阀体、蝶板及蝶板控制器,蝶板安装于阀体之内,阀体内设置有由蝶板控制启闭的流道,流道内设置有与蝶板密封配合的阀座,蝶板控制器与蝶板联动设置,且所述蝶板控制器包括转动蝶板的驱动装置及连接驱动装置与蝶板的阀杆,所述的阀座朝向蝶板侧设置有阀座密封圈,所述蝶板外周设置有与阀座密封圈密封配合的蝶板密封圈,所述阀体设置有用于将蝶板密封圈朝远离阀座密封圈推动的推动机构,所述的推动机构包括设置于阀体内的压差腔、滑移设置于压差腔的丝杆以及驱动丝杆沿杆长方向在压差腔内移动的气缸,所述压差腔一端贯穿阀体及阀座,并开口朝向蝶板密封圈,压差腔另一端贯穿阀体,并延伸至阀体外壁,所述丝杆滑移于压差腔内,且一端设置有与压差腔的内壁密封滑移配合的活塞,另一端从压差腔内延伸出阀体的外壁,所述气缸固定连接于阀体外壁,且与丝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机构的设置,使得当流道处于密封状态下时,即蝶板密封圈与阀座密封圈相互配合时,可通过启动推动机构,使得蝶板密封圈朝远离阀座密封圈移动,因此蝶板密封圈作用于阀座密封圈上的压力减小,使得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从而驱动机构在转动阀杆的过程中不但轻便,而且顺滑;除此之外,在阀座密封圈与蝶板密封圈部分粘合的情况下,通过启动推动装置,可使蝶板密封圈朝远离阀座密封圈远离,使得粘合部分遭到破坏分离,从而减小了两者接触的摩擦系数,使得在转动过程中摩擦力减小、便于分离。其中为了实现推动机构的功能,采用在阀体内设置压差腔,并使压差腔一端贯穿阀座,且朝向蝶板密封圈,而在另一端内设置密封压差腔的活塞以及推动活塞移动的丝杆,且丝杆通过气缸驱动,因此在需要将蝶阀密封圈朝远离阀座密封圈移动时,启动气缸,便可将丝杆以及活塞沿着压差腔进行移动,使得压差腔在活塞移动的情况下压强逐渐增大,因此压差腔内的液体作用于蝶板密封圈,使得蝶板密封圈在压差腔内的液体的压力作用下朝远离阀座密封圈远离,实现两者之间的作用力减小,从而减小摩擦力,便于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一阀门有限公司,未经超一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56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