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稻田泥鳅自动捕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7750.2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9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田隽;梁正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仁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9/06 | 分类号: | A01K6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550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向撑杆 底杆 泥鳅 撑杆 自动捕获装置 稻田 三通接头 角接头 进鱼口 底板 底板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 底板边缘 底部框架 固定设置 立体框架 内部设置 外部设置 位置通过 自动捕捉 组合作用 固定环 尼龙网 渔网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稻田泥鳅自动捕获装置,包括底杆、撑杆和横向撑杆,所述底杆与横向撑杆通过三通接头固定安装,且底杆端部与横向撑杆和撑杆通过角接头固定安装,所述撑杆和横向撑杆通过三通接头固定安装,所述角接头外部固定设置固定环,所述底杆和横向撑杆组成的底部框架内部设置底板,所述底板边缘位置通过渔网与底杆连接,所述底板中间位置设置底部进鱼口,本稻田泥鳅自动捕获装置采用在底杆、撑杆和横向撑杆组合作用下,形成立体框架,并在框架外部设置带有进鱼口的尼龙网,实现泥鳅的自动捕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稻田泥鳅自动捕获装置。
背景技术
泥鳅人工养殖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水产养殖,一般采用稻田养殖、池塘养殖、水泥池养殖、网箱养殖等多种方式,其中稻田养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稻田养殖中,目前大都采用在稻田内开挖鱼沟、鱼溜等方式,泥鳅直接在鱼沟、鱼溜里生长,一般不加其他设施和补充饲料,泥鳅依赖稻田里的自然食物成长。因此,稻田养殖泥鳅具有生产成本低,无需花费较多劳力,并且产量较高,泥鳅品质好等特点,是一种养殖和种植相结合的科学模式。它还具有操作管理比较简便、养殖成活率高等优点,只要水量充足、水位较平稳条件下的种稻地区稻田均可采用这种养殖方法。但是,这种养殖方法也存在一个最大的缺陷,使稻田养殖泥鳅技术的推广受到很大的限制。现有采用稻田养殖泥鳅的方法,存在的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捕捉、收集困难的问题。因为泥鳅整个生长期都在稻田开挖的鱼沟、鱼溜里生活,且泥鳅有喜爱钻淤泥的特点。当泥鳅成长到一定大小需要捕获出售时,必须将稻田的水排光,并在用于养殖泥鳅的鱼沟、鱼溜的淤泥中仔细用手到处寻找抓捕,才能捕获到部分的泥鳅,因此捕获泥鳅十分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稻田泥鳅自动捕获装置,采用在底杆、撑杆和横向撑杆组合作用下,形成立体框架,并在框架外部设置带有进鱼口的尼龙网,实现泥鳅的自动捕捉,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稻田泥鳅自动捕获装置,包括底杆、撑杆和横向撑杆,所述底杆与横向撑杆通过三通接头固定安装,且底杆端部与横向撑杆和撑杆通过角接头固定安装,所述撑杆和横向撑杆通过三通接头固定安装,所述角接头外部固定设置固定环,所述底杆和横向撑杆组成的底部框架内部设置底板,所述底板边缘位置通过渔网与底杆连接,所述底板中间位置设置底部进鱼口,所述底杆、撑杆和横向撑杆组成的立体框架外部套装尼龙网,所述底杆、撑杆和横向撑杆外部均匀套装衬套,所述衬套与尼龙网固定连接,且底杆、撑杆和横向撑杆组成的立体框架侧边对应位置的尼龙网表面设置侧边进鱼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部进鱼口为锥形结构,且底部进鱼口上端截面积小于下端,且底部进鱼口为硬质材料制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边进鱼口为尼龙网形变形成的锥形网兜,且侧边进鱼口的开口下边缘处固定设置浮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杆、撑杆和横向撑杆组成的立体框架上方设置遮阳网,所述遮阳网与撑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杆、撑杆和横向撑杆组成的立体框架内部设置饵料兜,所述饵料兜通过细线与顶部的横向撑杆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稻田泥鳅自动捕获装置采用底杆、撑杆和横向撑杆组合形成立体框架的方式,方便拆卸和运输,并在立体框架外部套装尼龙网,并且尼龙网表面设置侧边进鱼口,使泥鳅能够从侧边进鱼口进入尼龙网内部,实现泥鳅的自动捕捉,同时由于侧边进鱼口为锥形结构,有效防止捕捉后的泥鳅逃脱,而且在底板处同样设置锥形结构的底部进鱼口,方便对框架底部的泥鳅进行捕捉,而且立体框架的组合形式较多,适应不同的地形地貌,适应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仁学院,未经铜仁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77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粘式方格簇
- 下一篇:一种可筛选的多用捕虾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