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翻支撑装置及其带有上翻支撑装置的家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8988.7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1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楷模家居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5/08 | 分类号: | E05F5/0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陈万江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翻 下连接组件 支撑装置 缓冲件 上连接组件 缓冲力 支撑件 本实用新型 调节组件 固定机构 铰接 家具 冲力 工作稳定 家居用品 转动连接 紧凑 噪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上翻支撑装置及其带有上翻支撑装置的家具,其包括基座、铰接于基座的上连接组件和下连接组件、分别与上连接组件和下连接组件铰接的上翻支撑件、转动连接于上翻支撑件和上连接组件的固定机构、连接于下连接组件的缓冲件及用于调节缓冲件的缓冲力大小的调节组件,所述缓冲件的缓冲力经由下连接组件和上翻支撑件作用于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且紧凑,工作稳定,噪音低,且可根据实际所需缓冲力的大小,通过调节组件调节缓冲件的缓冲力大小,从而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便于使用者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上翻支撑装置及其带有上翻支撑装置的家具。
背景技术
柜子、台和箱子等家居用品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柜体与柜门、台脚与台面及箱体与箱门等往往需要通过开合装置连接起来,开合装置便于柜门、台面及箱门进行开合。但现有柜子、台和箱子的开合装置的结构复杂,使用不稳定,需要人工开合,而且开合装置内部的缓冲力大小不可调节,长时间使用会影响缓冲的效果,不能满足用户日常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紧凑,工作稳定,噪音低,缓冲力大小可调的上翻支撑装置及其带有上翻支撑装置的家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翻支撑装置,其包括基座、铰接于基座的上连接组件和下连接组件、分别与上连接组件和下连接组件铰接的上翻支撑件、转动连接于上翻支撑件和上连接组件的固定机构、连接于下连接组件的缓冲件及用于调节缓冲件的缓冲力大小的调节组件,所述缓冲件的缓冲力经由下连接组件和上翻支撑件作用于固定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装设于基座的调节座、转动设置于调节座的螺杆及螺纹连接于螺杆的调节件,所述缓冲件的一端连接调节件。
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组件包括第一下连接件、第二下连接件及第三下连接件,所述第一下连接件的一端铰接于基座,第一下连接件的另一端铰接于上翻支撑件的一端,所述第二下连接件的一端铰接于第一下连接件的中部,第二下连接件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三下连接件的一端,第三下连接件的另一端铰接于基座,所述第二下连接件与第三下连接件的铰接部与缓冲件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组件包括第一上连接件和第二上连接件,所述第一上连接件的一端铰接于基座,第一上连接件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上连接件的一端,所述第二上连接件的另一端铰接于固定机构,所述上翻支撑件的中部与第一上连接件的中部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分别与上翻支撑件和第二上连接件铰接的壳体、连接于壳体的固定件及用于将固定件限位于壳体的开合组件,所述固定件设置有与壳体配合的卡槽及与开合组件配合的扣槽,所述卡槽和扣槽分别设置于固定件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开合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壳体的开合件及装设于开合件与壳体之间的开合扭簧,所述开合扭簧的一端抵触开合件,开合扭簧的另一端抵触壳体,所述开合件扣合于扣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开合件设置有用于伸入扣槽内的扣接部,所述壳体设置有容置于卡槽内的卡接轴。
进一步地,所述上翻支撑装置还包括装设于基座的阻尼机构,所述阻尼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基座并用于抵触第一上连接件或/和第二上连接件的铰接部的转动件及用于抵触转动件的阻尼器,所述阻尼器装设于基座。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件设置有用于抵触第一上连接件与第二上连接件的铰接部的第一抵触面及与阻尼器的输出端抵触的第二抵触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带有上翻支撑装置的家具,包括所述的上翻支撑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楷模家居用品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楷模家居用品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89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