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震锚栓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9642.9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3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维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震 连接段 锚栓 台帽 本实用新型 桥梁防震 钢套管 通孔 活动套设 桥梁振动 首尾相连 弯折段 中空钢 减小 套管 预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震锚栓,属于桥梁防震领域,旨在提供一种能减小桥梁振动的防震锚栓,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震锚栓,包括防震锚及安装在台帽上的中空钢套管,所述防震锚包括上部防震段及下部预埋在台帽内的连接段,所述钢套管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防震段活动套设于通孔内,所述防震段的远离台帽的一端位于钢套管内,所述连接段至少包含一个弯折段。所述防震段为圆柱形,所述连接段为若干首尾相连的V形段。所述防震段与连接段呈Z形。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桥梁防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防震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防震锚栓。
背景技术
桥梁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在修建桥梁时,不仅要考虑到地理环境的因素,还要考虑到承载重量以及防震等因素,因此防震是桥梁工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防震锚栓能够吸收部分桥体传递的振动波,同时还可以起到缓冲振动的作用。
公告号为CN20413904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架桥桥体的防震锚栓,它包括安装在桥缝连接处的中空套筒,所述中空套筒是由上管和下管构成,上管为圆筒形状,下管为倒锥形结构,所述上管和下管一体成型;在下管外壁上设有螺旋筋,螺旋筋的截面为圆形;在中空套筒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开口,其中中空套筒下端开口的直径小于中空套筒上端开口的直径,在中空套筒上端的开口上还盖有一个盖板,所述盖板为圆盘形状;在中空套筒内还竖向设置有一根防震锚,防震锚的下部插入桥体内,防震锚的上部设于上管内,在防震锚与上管内壁之间形成防震隔离腔。
这种防震锚栓虽然能够吸收部分桥体传递的振动波,但在防震的过程中,防震锚会因长期振动而引起防震锚和桥体的松动,缩短防震锚的使用寿命,降低防震锚在使用过程中的防震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震锚栓,具有减少防震锚与桥体之间的松动,延长防震锚的寿命,提高防震锚在使用过程中的防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震锚栓,包括防震锚和设置在台帽上的中空钢套管,所述防震锚包括上部防震段及下部预埋在台帽内的连接段,所述钢套管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防震段活动套设于通孔内,所述防震段的远离台帽的一端位于钢套管内,所述连接段至少包含一个弯折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台帽上有振动产生时,振动波随着台帽的一端传递给防震锚预埋在台帽内的连接段,由于防震锚的传导作用,可以引导振动波传递到防震锚的防震段上,此时防震段抖动。防震段上部与台帽是分离的,从而达到减小振动的效果,传递到台帽另一侧的振动明显减小,达到提高防震锚在使用过程中的防震效果,延长防震锚的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防震段为圆柱形,所述连接段为若干首尾相连的V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使连接段与台帽接触面更多,连接更为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防震段与连接段呈Z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让防震段与连接段更为稳定的固定在台帽中,不像一般竖直的防震锚容易松动。
进一步的,所述防震锚由若干呈Z形的防震段与连接段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多根连接段来更为稳定的固定在台帽上,使整个结构更为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防震段靠近连接段的一端侧面设置有圆柱凸起,所述连接段设置有与圆柱凸起相适配的V字形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连接段和防震段变为可拆卸,方便维修和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钢套管远离连接段的一端设置有钢盖板,所述钢盖板为倒凸形,所述钢盖板位于钢套管上方,所述钢盖板尺寸与钢套管尺寸相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维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温州维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96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