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拔机及其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2301.7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2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余林法;余晓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余润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1/32 | 分类号: | B21C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管 下料杆 下料装置 拉拔机 转动座 齿条 夹座 本实用新型 转动连接 齿轮 模具 管材加工设备 机架长度方向 技术方案要点 齿条啮合 一端连接 固定件 磨损量 减小 料杆 扭簧 平行 转动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拔机及其下料装置,属于管材加工设备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拉拔机的下料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设在机架上的若干下料杆、与下料杆一端连接的若干支管,下料杆的长度方向与机架的长度方向平行且下料杆远离支管的一端朝向模具,机架上设有与支管远离下料杆一端转动连接的若干转动座,支管与转动座转动连接处设有扭簧,夹座朝向支管的一侧设有齿条,齿条位于夹座靠近模具的一端,支管上设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当下料杆转动至与机架长度方向垂直时,齿条与齿轮分离且支管通过设在转动座上的第一固定件固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减小夹座和下料杆之间的磨损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拉拔机及其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管材需要在拉拔机上进行拉伸加工,使其管径壁厚变小而长度变长,以满足不同生产的需求。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514690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拉拔机的下料装置,包括包括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在拉拔机机架上的若干下料杆,机架的一侧部上对应地设置有若干竖直支管,各下料杆的一端与对应的支管连接,下料杆与支管连接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其自由端伸至机架的另一侧部,下料杆能相对支管水平转动且能相对支管向下倾斜一定的角度,各下料杆与对应的支管之间设置有旋转复位机构,旋转复位机构包括扭簧及与下料杆的连接端垂直设置的管套,管套套设在上述支管的上端且能相对支管转动,上述扭簧设置在支管与管套之间,在夹座行走过程中,夹座会将下料杆推向一侧,夹座从下料杆位置通过后,下料杆会在旋转复位机构作用下回位。
但在夹座和下料杆抵触的过程中,由于存在摩擦力,所以夹座和下料杆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磨损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拔机的下料装置,其优点在于:减小夹座和下料杆之间的磨损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拉拔机的下料装置,包括设在机架上的若干下料杆、与下料杆一端连接的若干支管,所述下料杆的长度方向与机架的长度方向平行且下料杆远离支管的一端朝向模具,所述机架上设有与支管远离下料杆一端转动连接的若干转动座,所述支管与转动座转动连接处设有扭簧,所述夹座朝向支管的一侧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位于夹座靠近模具的一端,所述支管上设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当所述下料杆转动至与机架长度方向垂直时,所述齿条与齿轮分离且支管通过设在转动座上的第一固定件固定。
通过上述方案,下料杆的初始位置为:下料杆的长度方向与机架的长度方向平行且下料杆远离支管的一端朝向模具;夹座沿着背离模具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齿条和齿轮的啮合下,支管在转动座上转动,下料杆随着支管的转动而转动,当下料杆转动至与机架长度方向垂直时,齿条与齿轮分离,并且下料杆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转动座上,此时管材朝向机架的一端与下料杆抵触,在下料杆转动的过程中,下料杆不与夹座抵触,因此减小了夹座和下料杆之间的磨损量;当操作者将夹座沿着朝向模具的方向移动的时,操作者首先解除第一固定件对支管的固定,此时支管在扭簧的弹力的作用下转动,直至下料杆回到初始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设在转动座上供支管穿设的固定环、开设在固定环上槽口朝向机架的通槽、开设在支管上槽口与下料杆长度方向平行且朝向模具的固定槽、一端在固定槽内滑移,另一端伸出固定槽的插柱、一端设在固定槽槽底,另一端设在插柱朝向固定槽槽底一侧的第一弹簧,当所述下料杆转动至与机架长度方向垂直时,所述插柱远离固定槽槽底的一端插入通槽内。
通过上述方案,插柱背离固定槽槽底的一侧在第一弹簧弹力作用下与固定环朝向支管的一侧抵触,随着支管的转动,当固定槽的槽口与通槽槽口对应时,插柱插入通槽内,此时支管被固定在转动座上;具有固定方便、快捷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余润金属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余润金属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23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少多头拉丝机铜丝飘丝的分线过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拉丝模具自动装卸机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