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创血糖持续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2321.4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8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凌中鑫;滕学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中鑫;滕学武 |
主分类号: | A61B5/1486 | 分类号: | A61B5/1486;A61B5/1455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39300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电极 持续监测 外壳体 盖板 无创 血糖 金属纳米颗粒层 葡萄糖氧化酶 本实用新型 第二传感器 第一传感器 参比电极 惰性电极 辅助电极 石墨烯层 血糖检测 依次设置 探头 葡萄糖 浓度测量 相对设置 容置腔 糖尿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创血糖持续监测装置,包括外壳体、设置于外壳体上的盖板和设置于外壳体上且与盖板相对设置的血糖检测探头,盖板具有放置手指的容置腔,血糖检测探头包括基体以及设置于基体一端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包括第一工作电极、第一参比电极和第一辅助电极,第二传感器包括第二工作电极、第二参比电极和第二辅助电极,所述第一工作电极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惰性电极层、石墨烯层、金属纳米颗粒层和葡萄糖氧化酶层,所述第二工作电极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惰性电极层、石墨烯层、金属纳米颗粒层和葡萄糖氧化酶层。本实用新型的无创血糖持续监测装置,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浓度测量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创血糖持续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当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最新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3.82亿,其中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1.14亿。糖尿病的危害巨大,除了难以彻底根治外,糖尿病所引起的严重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足等严重地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所以人体血糖的准确检测是十分有必要的,从而使得血糖测量设备成为每一个糖尿病患者必备的医疗产品,而血糖测量探头是血糖测量设备最核心的部件。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无创血糖监测装置的探头的检测精度较低,不能实现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浓度的精确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创血糖持续监测装置,目的是提高葡萄糖浓度测量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创血糖持续监测装置,包括外壳体、设置于外壳体上的盖板和设置于外壳体上且与盖板相对设置的血糖检测探头,盖板具有放置手指的容置腔,血糖检测探头包括基体以及设置于基体一端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包括第一工作电极、第一参比电极和第一辅助电极,第二传感器包括第二工作电极、第二参比电极和第二辅助电极,所述第一工作电极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惰性电极层、石墨烯层、金属纳米颗粒层和葡萄糖氧化酶层,所述第二工作电极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惰性电极层、石墨烯层、金属纳米颗粒层和葡萄糖氧化酶层。
所述第一参比电极和所述第二参比电极均为Ag/AgCl电极。
所述第一辅助电极和所述第二辅助电极均为铂电极。
所述基体上设有包围所述第一传感器的第一绝缘层和包围所述第二传感器的第二绝缘层。
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的材质为油墨。
本实用新型的无创血糖持续监测装置,通过在传感器的工作电极上设置石墨烯层、金属纳米颗粒层和葡萄糖氧化酶层,增强了工作电极的导电性,增强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和测量精度,从而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浓度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创血糖持续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血糖检测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血糖检测探头的探测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血糖检测探头的供电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工作电极和第二工作电极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中鑫;滕学武,未经凌中鑫;滕学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23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指末血氧饱和度检测仪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针尖回缩型一次性安全采血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