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食品成型节能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2895.1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2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荣;史雅静;韩雪松;侯名君;孙帅婷;孙笑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3/40 | 分类号: | A23L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7000 辽宁省本溪***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燥装置本体 烘干转筒 外壁 本实用新型 电机 节能干燥 生物食品 成型 电能消耗 干燥技术领域 电机输出轴 从上至下 废料收集 干燥装置 间距均匀 均匀干燥 排湿风扇 食品成型 送风管道 同轴连接 保温层 体内腔 烘干 顶面 内壁 堆积 升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成型干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生物食品成型节能干燥装置,包括干燥装置本体,干燥装置本体外壁与内壁之间设有保温层,干燥装置本体内部顶面设有排湿风扇,干燥装置本体内腔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等间距均匀分布的烘干转筒,所述干燥装置本体内部下方设有废料收集盘,干燥装置本体一侧外壁设有若干电机,干燥装置本体一侧外壁下方设有干燥送风管道。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电机与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的烘干转筒,烘干食品时,电机工作带动烘干转筒旋转,食品在筒内可以升降旋转,使食品能够均匀干燥,不会出现堆积干燥的现象,从而加快了干燥速度,降低了电能消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成型干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食品成型节能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干燥就是指在热空气中食品水分受热蒸发后被去除的过程。食品干燥是食品贮藏加工中的主要技术之一,通过干燥技术将食品中的大部分水分除去,达到降低水分活度,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延长食品贮藏期的目的。
水分的蒸发主要在被干燥物料的表面进行,因此,干燥物料的干燥面积大小对干燥起着重要作用,干燥效率与干燥面积大小成正比,被干燥物料堆积越厚,干燥面积越小,干燥越慢,反之则快;干燥应控制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在干燥过程中,表面水分很快蒸发除去,然后内部的水份扩散到表面继续蒸发,若干燥速度过快,温度过高,则物料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内部水分来不及扩散到表面,致使表面粉粒彼此粘结甚至熔化结膜,从而阻止内部水分扩散与蒸发,使干燥不完全,造成外干内湿的假干现象,使物料久贮变质。
传统的食品干燥装置基本上都是采用搁架烘干的结构,待干燥食品堆积在搁架上,采用这种堆积干燥,堆积在顶部的食品水分蒸发快,堆积在底部的食品水分蒸发慢,为了达到干燥效果,只能加长干燥时间,增加电能消耗;传统的食品干燥装置基本上都是设定单一温度进行干燥,当食品在高含水的状态下直接接触高温,会因为温度的突然提高及快速的脱水,导致表面粉粒彼此粘结甚至熔化结膜,从而阻止内部水分扩散与蒸发,使干燥不完全,造成外干内湿的假干现象,使物料久贮变质。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生物食品成型节能干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食品成型节能干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搁架堆积干燥,顶部和底部干燥不均匀,造成干燥时间延长,增加电能消耗;单一温度干燥,使食品表面快速脱水,造成表面粉粒彼此粘结甚至熔化结膜,阻止内部水分扩散与蒸发,使干燥不完全,造成外干内湿的假干现象,使物料久贮变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食品成型节能干燥装置,包括干燥装置本体,所述干燥装置本体外壁与内壁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干燥装置本体内部顶面设有排湿风扇,且所述排湿风扇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干燥装置本体内腔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等间距均匀分布的烘干转筒,所述干燥装置本体左右两侧内壁底部对称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方设有废料收集盘,所述干燥装置本体一侧外壁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等间距均匀分布的电机,所述干燥装置本体一侧外壁下方设有干燥送风管道,且所述干燥送风管道贯穿所述干燥装置本体外壁与所述干燥装置本体内部相连通,所述干燥装置本体底部设有若干等间距均匀分布的底脚。
优选的,所述干燥送风管道从外至内依次设有过滤网、第一除湿块、第二除湿块、送风风机、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和第三加热管,所述干燥送风管道上方设有第一JSZ3A-A时间继电器和第二JSZ3A-A时间继电器。
优选的,所述烘干转筒外表面设有若干等间距均匀分布的透气孔,所述述烘干转筒外表面开设有开合窗口,所述烘干转筒内壁设有若干等间距均匀分布的提升筋,所述提升筋的数量为3个,所述提升筋截面呈等腰梯形,且所述提升筋贴近所述烘干转筒内壁侧为下底。
优选的,所述电机数量与所述烘干转筒的数量相同,所述烘干转筒与所述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学院,未经辽宁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28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