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下开关的电梯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3383.7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1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郭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30 | 分类号: | B66B13/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解明铠;刘静静 |
地址: | 3111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板 电梯门装置 上下开关 牵引索 本实用新型 关门状态 门框横梁 传动比 绕绳轮 联动 并排布置 滑动安装 井道空间 开门状态 上下移动 相邻门板 一端连接 开关门 最大化 排布 配重 绕置 电机 架设 靠拢 开门 驱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下开关的电梯门装置,包括并排布置的两根立柱以及架设在两根立柱之间的门框横梁,两根立柱之间滑动安装有门板,门框横梁上安装有相互联动的电机和绕绳轮,绕绳轮上绕置有牵引索,牵引索的一端连接有配重,另一端与门板相连,所述门板为至少两块,开门状态下各门板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重叠靠拢,关门状态下各门板由上至下依次排布;按照关门状态下各门板的位置关系,所述牵引索以传动比1:1连接最下方门板;相邻门板之间,通过联动索以传动比2:1由下至上依次相互驱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下开关的电梯门装置,通过门板的上下移动实现开关门,能够充分利用井道空间,保证开门宽度的最大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下开关的电梯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电梯作为一种现代化机械运载工具,广泛应用于工厂、商场大厦、高层办公楼、高层住宅等楼宇中,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所必不可少的机械设备之一。
现有技术中,电梯门装置大多采用水平方向移动实现开关门,轿厢两侧或者楼层门洞两侧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开门时的门板,两侧容纳门板的空间会导致电梯井道宽度增加,降低了建筑面积使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下开关的电梯门装置,通过门板的上下移动实现开关门,能够充分利用井道空间,保证开门宽度的最大化。
一种上下开关的电梯门装置,包括并排布置的两根立柱以及架设在两根立柱之间的门框横梁,两根立柱之间滑动安装有门板,门框横梁上安装有相互联动的电机和绕绳轮,绕绳轮上绕置有牵引索,牵引索的一端连接有配重,另一端与门板相连,所述门板为至少两块,开门状态下各门板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重叠靠拢,关门状态下各门板由上至下依次排布;
按照关门状态下各门板的位置关系,所述牵引索以传动比1:1连接最下方门板;相邻门板之间,通过联动索以传动比2:1由下至上依次相互驱动。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机带动绕绳轮转动,绕绳轮带动牵引索移动,牵引索带动最下方门板移动,最下方门板的移动通过联动索依次传递至其他门板。
牵引索以传动比1:1连接最下方门板,即牵引索与最下方门板的移动速率相同,牵引索直接带动最下方门板移动。
联动索以传动比2:1由下至上依次相互驱动,即相邻门板中,下方门板的移动速率为上方门板的2倍,实现门板移动速率的按比例递减,实现各门板开关门时的同步到位。
本实用新型通过配重平衡门板重量,减少电机能耗,实现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的门板水平移动实现开关门的方式,在相同开门宽度下所需的井道宽度更小,适用于电梯井道空间紧凑的情况,尤其适用于井道宽度和顶层高度紧凑的电梯。
作为优选,所述门板为3~6块,关门状态下最下方一块为快门板,其余为慢门板,快门板上设有两个吊挂点,所述牵引索经由绕绳轮后分为两股,一股直接与快门板的一个吊挂点连接,另一股经门框横梁上的导向轮后与快门板的另一个吊挂点连接。进一步优选,所述门板为4块。
作为优选,按照关门状态下各门板的位置关系,相邻三门板之间:
下方门板的顶沿设有第一绳头连接件;
中部门板的底沿设有托轮;
上方门板的顶沿设有第二绳头连接件;
驱动中部门板的联动索一端与第一绳头连接件相连,另一端绕过托轮下方后与第二绳头连接件相连,下方门板上升时通过联动索提拉托轮使中部门板上升。
作为优选,最上方的两块门板中:
下方门板的顶沿设有第一绳头连接件;
上方门板的底沿设有托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33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