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兼容自由场抗扰测试网络通信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5766.8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1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龙;戎辉;龚进峰;田涌君;汪春华;赵明丽;郭加加;鲍宇;刘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张峻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兼容 通信监控系统 网络通信监控 测试网络 自由场 光电转换模块 本实用新型 测试环境 计算机 测试 测试设备 车辆通信 光电模块 依次连接 依次相连 异常状态 整车网络 报文 观测 评定 传输 主观 监控 记录 发现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兼容自由场抗扰测试网络通信监控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电磁兼容抗扰测试环境系统、网络通信监控系统、计算机,电磁兼容抗扰测试环境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抗扰测试设备、被测车辆和第一光电模块,网络通信监控系统包括第一光电转换模块和网络通信监控设备,网络通信监控设备分别连接第二光电转换模块和计算机,将第二光电转换模块传输来的整车网络信号发送到计算机中。本实用新型电磁兼容自由场抗扰测试网络通信监控系统,可实时的监控、记录抗扰测试的车辆通信报文。本实用新型电磁兼容自由场抗扰测试网络通信监控系统,可以发现主观上无法观测的车辆异常状态,使测试评定更加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兼容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兼容自由场抗扰测试网络通信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汽车技术的不断提升,在汽车中运用的电子化器件越来越多。车载控制器对车载电器件进行信息传递与控制,使车载电器正常工作。在工业电气化越发强大的今天,汽车运行过程中所处的电磁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基于这一点在汽车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电磁兼容抗干扰试验。试验过程中通过对汽车的网络通信、电器件信号进行监控,以便观察、分析车辆工作状态,同时实现问题电器件的快速定位确认。
汽车电磁兼容自由场抗扰测试分为测试实施和测试结果分析两个步骤。
现有的电磁兼容抗干扰测试监控方法为:在测试过程中通过影像设备进行车辆工况外观监控。这种监控对在抗扰测试过程中一些细微的工况变化无法进行判定,并且对未显现出来但不符合测试要求的情况无法进行判定。比如汽车鼓风电机的工作,在抗扰测试过程中如果鼓风电机瞬间停止工作0.1秒,通过影像设备传送过来的画面无法进行判断;再比如新能源电动汽车进行抗扰测试过程中,如果DC/DC停止工作,这种异常现象无法通过影像画面进行判断。
抗扰测试结束后,针对测试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工况利用整车网络通信设备,排查整车网络通信定位出问题电器件。但这种监控有很大的滞后性,因为在抗扰测试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可能在抗扰测试结束后会自动恢复正常。有的甚至在某些特定的频段会出现异常,在测试其他频段过程中就已经自动恢复到正常状态。因此在抗扰测试结束后再进行网络通信监控,可能会漏掉或者找不出有问题的电器件。比如抗扰测试结束后仪表面板上未消失的报警指示灯,可以通过监控整车网络来找到相应的问题件,但是如果抗扰测试结束后仪表面板上报警指示灯部分或者全部消失,这种情况下将无法通过网络监控来查找问题件。
现行的汽车电磁兼容自由场抗扰测试与整车网络通信监控未同时进行,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抗扰测试与网络监控未同时进行,可能在抗扰测试中漏掉某些异常现象,影响最终的抗扰测试等级判定;
(2)存在滞后性,抗扰测试结束后对测试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排查定位时可能会漏掉部分有问题的电器件。
(3)增加时间与经济成本,需要在测试结束后再进行网络通信监控和问题电器件排查定位。对于自动恢复故障,需要重新实施测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磁兼容自由场抗扰测试网络通信监控系统,利用网络监控系统对整车网络通信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对车辆工况进行监控,实现对测试过程中车辆发生的无明显工况变化、且不符合测试要求的异常状态监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磁兼容自由场抗扰测试网络通信监控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电磁兼容抗扰测试环境系统、网络通信监控系统、计算机,
所述电磁兼容抗扰测试环境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抗扰测试设备、被测车辆和第一光电转换模块,用于进行电磁兼容自由场抗扰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57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