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电火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6064.1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92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为密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为密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于晓晓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日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推杆 火针 本实用新型 推进机构 旋转限位 电火针 进针 设备技术领域 中医 电加热套筒 旋转中心轴 紧固结构 中医理疗 轴线方向 环形卡 原有的 壳体 上套 尾端 旋进 压杆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理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电火针。包括壳体、电加热套筒、火针和壳体内设置的推进机构,推进机构包括直压杆和螺旋推杆;螺旋推杆上部通过环形卡接的方式连接有直旋连接部,螺旋推杆的轴线方向与其旋转中心轴方向相同;螺旋推杆上套接有旋转限位环;螺旋推杆下部设置有火针紧固结构,火针的尾端与螺旋推杆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旋推杆,推翻了原有的进针方式,在螺旋推杆与旋转限位环的作用下,使得火针采用旋进的方式进针,进出针快,避免了火针弯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理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电火针。
背景技术
火针的使用在上千年的中医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验证,火针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火针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作用,因此在临床可用于对虚寒痈肿等症的治疗。火针的操作关键是“红、准、快”,也就是温度高、针刺定位准、进出针快。
现有的中医电火针,虽然设计比较复杂,但是仍然不能解决火针在使用过程中晃动不稳,火针弯曲的情况。在刺入穴内的过程中患者往往非常紧张导致肌肉紧绷下针比较困难,用力过大将导致火针弯曲刺穴不准,受力不宜把控进穴深度不能精确控制给患者造成很大的伤害;用力过小则无法保证进出针快。在使用一次后火针往往由于弯曲无法回复而导致火针报废,影响下针准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直插式电火针存在的使用过程中晃动不稳等问题而提供一种中医电火针,其取得的优点为通过设置螺旋推杆,推翻了原有的进针方式,在螺旋推杆与旋转限位环的作用下,使得火针采用旋进的方式进针,进出针快,避免了火针弯曲。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医电火针,包括壳体、电加热套筒、火针和壳体内设置的推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机构包括直压杆和螺旋推杆;
所述螺旋推杆上部通过环形卡接的方式连接有直旋连接部,所述螺旋推杆的轴线方向与其旋转中心轴方向相同;所述螺旋推杆上套接有旋转限位环;
所述螺旋推杆下部设置有火针紧固结构,所述火针的尾端与螺旋推杆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上端设有端盖和把手,壳体内设置有推进机构,所述推进机构包括贯穿端盖的直压杆和固定火针的螺旋推杆,直压杆上设置有螺纹和刻度;所述壳体前端设置有电加热套筒;所述直压杆与壳体之间设置有预紧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电加热套筒与火针之间设置有针芯定位环。
作为优选,所述电加热套筒前端设置有通过支撑架与壳体连接的定位盘;所述壳体前端设置有外螺纹和旋紧在外螺纹上的固定环,所述外螺纹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支撑架通过固定环设置在限位槽上。
作为优选,所述火针紧固结构包括螺旋推杆与火针连接端的可收口直插式螺纹紧固孔,螺纹紧固孔中心设置有圆槽,火针通过外紧固螺母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包括不锈钢外壳体和绝缘材料的内壳体;所述直旋连接部为圆柱形结构,直旋连接部外接内壳体内壁。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内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连接电加热套筒,另一端连接外接电源;所述导线上设置有温度调节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限位环为圆柱形结构,旋转限位环外接内壳体内壁,所述旋转限位环紧密的套接在螺旋推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构思新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为密,未经陈为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60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艾灸筒
- 下一篇:一种用于放血治疗的防感染针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