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钢结构棚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8213.8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7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周树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顺扬特种钢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B1/3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33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面 边墙 边柱 上弦 双坡屋顶 钢结构 支撑 移动式 横梁 墙面 檀条 下弦 本实用新型 倒V型结构 垂直设置 倾斜设置 行走机构 纵横设置 桁架连接 脱轨 墙面板 屋面板 檐口处 跨度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移动式钢结构棚,包括边墙、双坡屋顶,所述边墙设置在双坡屋顶檐口处,所述边墙底部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下侧设置有行走机构,所述边墙由边柱和墙面檀条纵横设置组成,所述边柱和墙面檀条外侧覆盖有墙面板;所述双坡屋顶由屋面上弦支撑和屋面下弦支撑通过桁架连接组成,所述屋面下弦支撑与边柱垂直设置,所述屋面上弦支撑为倒V型结构,所述屋面上弦与边柱倾斜设置,所述屋面上弦支撑上设置有屋面板。该钢结构棚能够实现30米以上的跨度,且不会发生脱轨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结构棚,尤其涉及可移动的钢结构棚。
背景技术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有较多情况下需要使用可移动的钢结构棚,比如铁路铺设过程中制作预制件等。现有涉及移动钢结构棚的方案比较多,但基本都限于挡风遮雨的作用。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地面的施工情况会被直接获悉,这对于需要保密的军工生产而言比较不利。尤其是船舶海工产品,需要考虑施工便捷性,不可能实现全封闭生产,基本都是露天环境下施工。一方面不能达到最佳施工环境,另一方面将施工重要信息暴露在他国卫星监控之下。不少船舶海工企业考虑在船坞等施工场所设置可移动的钢结构棚,如中远川崎、振华港机等龙头企业。但因施工环境的需要,一般这类钢结构棚的净跨度需要超过30米,对于静止的钢结构棚,这种规格的技术难度并不高。当对于移动的钢结构棚而言,难度相当的大。现有技术中的钢结构棚都不能满足相应的需求,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在于移动过程中发生脱轨。对于跨度如此之大,重量达到数百甚至上千吨的钢结构棚而言,脱轨是致命的缺陷。如何解决这个缺陷,对于中远等龙头企业也未能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大跨度的钢结构棚移动过程中脱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钢结构棚,包括边墙、双坡屋顶,所述边墙设置在双坡屋顶檐口处,所述边墙底部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下侧设置有行走机构,所述边墙由边柱和墙面檀条纵横设置组成,所述边柱和墙面檀条外侧覆盖有墙面板;所述双坡屋顶由屋面上弦支撑和屋面下弦支撑通过桁架连接组成,所述屋面下弦支撑与边柱垂直设置,所述屋面上弦支撑为倒V型结构,所述屋面上弦与边柱倾斜设置,所述屋面上弦支撑上设置有屋面板。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边柱上部设置有牛头,所述牛头上铺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行吊。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牛头上侧的边柱等厚,所述牛头下侧的边柱,从上至下厚度变小,且外侧边与水平面垂直。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牛头上侧或下侧的墙面板上设置有百叶窗。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墙面板下端与横梁之间设置有镂空带。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走机构为轨道轮或履带轮。
与现有的移动钢结构棚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钢结构棚能够实现30米以上的跨度,且不会发生脱轨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移动式钢结构棚主视结构图;
图2为边墙结构图;
图3为屋面上弦支撑结构图;
图4为屋面下弦支撑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顺扬特种钢构有限公司,未经南通顺扬特种钢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82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雨型智能公交站台
- 下一篇:一种抽屉式行走施工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