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注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8811.5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5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东华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3/20 | 分类号: | F16L33/20;F16L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300382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油管 导油管 输油管 螺纹槽 膨胀环 真空注油装置 油管槽 内管 本实用新型 输油管端部 表面开设 金属拉环 连接设置 螺纹设置 上下表面 相切设置 旋转连接 连接环 上表面 下表面 压缩管 挡环 可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注油装置,包括输油管和压缩管,输油管的一端设有注油管,输油管的直径大于注油管,输油管靠近注油管的一端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注油管外表面靠近输油管的一端开设有膨胀环槽;输油管端部设有螺纹槽,在螺纹槽的端部设有挡环,当注油管插设在导油管的内部时,旋转连接环使得连接环的螺纹设置在螺纹槽的内部,进而使得输油管与导油管相连接设置;内管与导油管之间形成油管槽,注油管插设在油管槽的内部,同时其上下表面分别与导油管的下表面和内管的上表面相切设置;在导油管的表面所设置的膨胀环卡设在注油管表面所设置的膨胀环槽的内部,可用金属拉环将膨胀环勒紧,使得注油管与导油管的连接更紧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注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真空注油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电力行业所用到的互感器时,需要在真空状态下向互感器的壳体内注油。现有的真空注油设备在使用时,首先通过真空系统对互感器壳体内部抽真空,待真空度达到工艺要求后,通过泵把净油罐里面的油注入互感器内,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在注油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注油口软管与管道连接部分存在空隙,导致容易把空气和水分吸入进去,并且,由于没有破空回油,管道内会存在死油,影响油品,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没有专业的注油拆卸装置,将导致整体工作比较繁琐,非常浪费时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真空注油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注油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注油装置,包括输油管和压缩管,所述输油管的一端一体成型设有注油管,该输油管的直径大于注油管,且输油管靠近注油管的一端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注油管的外表面靠近输油管的一端开设有膨胀环槽,所述输油管的一端设有导油管,所述导油管的端部螺纹连接有连接管,该导油管靠近连接管的一端表面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的内部一体成型设有膨胀环,且膨胀环与环槽相连接部分为软橡胶连接处理,所述导油管的内部设有内管,该内管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导油管的端部,且内管与导油管之间设有油管槽,所述注油管卡设在油管槽的内部,所述膨胀环槽的内部活动卡设有膨胀环,所述输油管的端部与导油管的端部相贴合设置,所述螺纹槽表面卡设有连接环,所述导油管远离连接环的一端一体成型设有压缩管。
优选的,所述输油管的管径与导油管的管径相同,所述注油管的长度与导油管的长度相同,且该注油管的实心部分的截面面积与油管槽的截面面积相同,所述连接环的一端与挡环的表面相贴合设置,该连接环的直径与挡环的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膨胀环槽的内壁与膨胀环的表面相贴合设置,该膨胀环的外圈表面与注油管的外表面在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注油管的内壁中部等呈90°间距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内管的外表面等间距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该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固定插设在相对应的定位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压缩管为可收缩的塑料软管,该压缩管的最大直径与导油管的直径相同,所述内管的一端与压缩管的一端相连通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输油管的一端设有注油管,且在输油管的端部设有螺纹槽,同时在螺纹槽的端部设有挡环,当注油管插设在导油管的内部时,旋转连接环使得连接环的螺纹设置在螺纹槽的内部,进而使得输油管与导油管相连接设置;
2.在导油管的内部设有内管,且内管与导油管之间形成油管槽,注油管插设在油管槽的内部,同时其上下表面分别与导油管的下表面和内管的上表面相切设置;
3.在导油管的表面所设置的膨胀环卡设在注油管表面所设置的膨胀环槽的内部,可通过金属拉环将膨胀环勒紧,使得注油管与导油管的连接更紧密;
4.在内管的内部设有定位块,定位块通过弹簧的弹力卡设在定位槽的内部,进而使得内管与注油管之间不会发生相对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东华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东华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88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直径的软管卡箍
- 下一篇:一种新型快速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