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零件的加工操作撑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9954.8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4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周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威希特汽车配件加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C17/14 | 分类号: | E05C1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撑杆 卡扣 卡头 引擎盖 车主 本实用新型 一体式结构 汽车零件 落下 使用者手部 受力不均 卡和槽 晃动 卡槽 凸起 砸伤 拆开 车身 加工 受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零件的加工操作撑杆,包括撑杆,所述撑杆的底部设有撑杆卡扣,且所述撑杆卡扣可拆开成两部分,所述撑杆卡扣的两部分表面都设有一体式结构的撑杆卡槽,所述撑杆卡扣位于下方的部分,表面上设有卡和凸起,且在所述撑杆卡扣位于上方的部分,表面相应位置设有卡和槽,所述撑杆的顶部设有一体式结构的撑杆卡头,且所述撑杆卡头的下方内部设有连接块;有效的防止撑杆卡头因车身晃动或碰撞脱落,导致引擎盖落下砸伤使用者,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避免了因引擎盖落下,导致使用者手部受伤,避免了因受力不均,导致撑杆卡扣经常损坏,便与车主使用,为车主减免了经常更换撑杆卡扣的麻烦,且降低了车主的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支撑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零件的加工操作撑杆。
背景技术
汽车撑杆,常用于支撑车辆引擎盖,机盖撑杆卡扣一般都是固定在汽车前围或水箱框架上面的,用来固定撑杆使之不乱动,撑杆卡扣只有在不配备气压弹簧的车辆上才有,带有气压弹簧的车辆没有固定撑杆,也就没有撑杆卡扣。
然而现有的汽车撑杆在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汽车撑杆在使用时:
1.现有的汽车撑杆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因为其底部用于固定支撑杆的撑杆卡扣为塑料所制,且仅用一圈圆环来固定,导致其强度不够,容易破裂,为车主的使用过程中造成不便,甚至危害到车主的人身安全。
2.现有的汽车撑杆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因为车身晃动或其自身受到碰撞,导致撑杆卡头松动,使汽车引擎盖落下,砸伤车主。
3.现有的汽车撑杆因安放的位置比较狭窄,所以会给车主使用时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如果引擎盖在车主无意识的情况下落下时,现有的汽车撑杆并不能起到对使用者手部的保护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件的加工操作撑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汽车撑杆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因为其底部用于固定支撑杆的撑杆卡扣为塑料所制,且仅用一圈圆环来固定,导致其强度不够,容易破裂,为车主的使用过程中造成不便,甚至危害到车主的人身安全,现有的汽车撑杆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因为车身晃动或其自身受到碰撞,导致撑杆卡头松动,使汽车引擎盖落下,砸伤车主,现有的汽车撑杆因安放的位置比较狭窄,所以会给车主使用时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如果引擎盖在车主无意识的情况下落下时,现有的汽车撑杆并不能起到对使用者手部的保护作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件的加工操作撑杆,包括撑杆,所述撑杆的底部设有撑杆卡扣,且所述撑杆卡扣可拆开成两部分,所述撑杆卡扣的两部分表面都设有一体式结构的撑杆卡槽,所述撑杆卡扣位于下方的部分,表面上设有卡和凸起,且在所述撑杆卡扣位于上方的部分,表面相应位置设有卡和槽,所述撑杆的顶部设有一体式结构的撑杆卡头,且所述撑杆卡头的下方内部设有连接块,且通过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连接设有限位块,所述撑杆卡头的下方内部设有扭簧固定槽,所述撑杆卡头的下方内部设有扭簧,且所述扭簧的一个旋转力臂通过卡和固定与所述扭簧固定槽中,所述撑杆卡头的下方设有防护把手。
优选的,所述扭簧的一个旋转力臂通过卡和固定与所述扭簧固定槽中,且所述扭簧的另一个旋转力臂通过卡和固定与所述限位块中。
优选的,所述防护把手的顶部距所述撑杆卡头的水平距离为两厘米。
优选的,所述撑杆卡扣的两个部分都设有一体式结构的所述撑杆卡槽,且呈相互对应的位置关系,所述撑杆卡扣两部分上的所述卡和凸起与所述卡和槽呈相互对应的位置关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有效的防止撑杆卡头因车身晃动或碰撞脱落,导致引擎盖落下砸伤使用者,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2.避免了因引擎盖落下,导致使用者手部受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威希特汽车配件加工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威希特汽车配件加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99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下门联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锁定的限位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