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调控三七植株冠层湿度的遮荫网内嵌式棚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91296.6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7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朱书生;叶辰;杨敏;黄惠川;刘屹湘;朱相林;张俊星;何霞红;朱有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分类号: | A01G13/02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201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棚架 顶线 立柱 植株 遮荫网 横杆 拱架 冠层 种植 本实用新型 边线 遮荫 嵌式 墒面 透明防水膜 边线连接 两端立柱 内嵌式 透光率 遮荫棚 串连 调控 高湿 构建 病害 相交 牵引 雨水 环保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当前用于三七种植的传统遮荫棚不具备调节雨水和植株冠层湿度的能力,雨季高湿情况下容易造成病害严重爆发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遮荫棚内嵌式棚架。所述棚架包括立柱、横杆、顶线、拱架、边线、透明防水膜和遮荫网,所述的立柱固定于三七种植墒面的两端地面上,两端立柱的顶端之间采用顶线牵引连接,三七种植墒面同一端的立柱的中上部采用一根横杆以串连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三七种植墒面两端的横杆之间采用边线连接,所述边线之间由拱架连接,所述拱架的中点与顶线相交并固定连接;所述遮荫网搭建于立柱和顶线构建的平面上。本实用新型遮荫棚内嵌式棚架在三七种植过程中,能够起到调整棚架透光率和调控植株冠层湿度的作用,该棚架简单实用、经济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设施农业领域,具体为涉及一种高效防控三七病害的调控植株冠层湿度的棚架。
背景技术
三七是我国大宗中药材之一,具有消肿定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同时具有较高经济附加值。目前三七生产方式是传统农田遮荫棚内种植。但由于每年6~9月份生长季节降雨频繁,棚内湿度大,导致病害和连作障碍发生严重。常规采用的化学药剂防治病常导致三七农残超标,品质降低。调控雨水和植株冠层湿度能够有效的控制三七病害的发生及传播,阻碍雨水直接浇淋三七叶片,切断病原菌的雨水传播途径,降低空气湿度,创造出不适宜三七病害爆发的生长环境。该方法既能有效的控制病害发生,又能杜绝化学农药的使用,生产出高品质的无公害原生态三七。然而,目前三七种植的遮荫棚只有遮荫效果,不具备调节雨水和植株冠层湿度的能力,雨季病害发生严重,导致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当前用于三七种植的传统遮荫棚不具备调节雨水和植株冠层湿度的能力,雨季高湿情况下容易造成病害严重爆发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遮荫棚内嵌式棚架的搭建方法。该棚架简单、经济、有效、实用、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调控三七植株冠层湿度的遮荫网内嵌式棚架,主要包括立柱(1)、横杆(2)、顶线(3)、拱架(4)、边线(5)、透明防水膜(6)和遮荫网(7),所述的立柱(1)位于三七种植墒面的两端,立柱的下端固定于地面上,三七种植墒面两端的立柱的顶端之间采用顶线(3)牵引连接,三七种植墒面同一端的立柱的中上部采用一根横杆(2)以串连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三七种植墒面两端的横杆之间采用边线(5)连接,所述边线之间由拱架(4)连接,所述拱架(4)的中点与顶线(3)相交并固定连接;所述遮荫网(7)搭建于立柱(1)和顶线(3)构建的平面上。
所述拱架(4)为一组或多组,拱架的间距为40~80cm,优选为50~60cm。
所述拱架上覆盖透明防水膜(6),所述透明防水膜的两边边沿分别采用一组或多组夹具(8)固定于边线上,夹具的数量至少为2个,优选为拱架数量的2倍。
所述横杆的垂直高度与立柱的高度之比为(0.5~1.2)∶1,优选为(0.8~1.0)∶1;所述横杆的垂直固定高度距离立柱顶端的距离为20~30cm;所述棚架的两侧边线超出三七墒面的距离最好为5~15cm。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三七种植墒面的宽度设置多组棚架,棚架之间的间距为15-25cm为宜。
本实用新型的棚架在使用时最好在棚架边沿下方设置排水沟。
本实用新型的棚架在使用时可在立柱(1)和顶线(3)构建的平面上搭建遮荫网,从而起到调整透光率和调控植株冠层湿度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912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膜地膜收覆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手持式高效破膜打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