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保护操作系统和软件功能的U盘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93402.4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2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薛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海涛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栗改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读写芯片 控制芯片 外壳体 本实用新型 读写 安全系数 存储芯片 软件功能 操作系统 数据线连接 并行设置 功能单一 活动连接 开关设置 直连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保护操作系统和软件功能的U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U盘安全系数低、功能单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体和U盘帽盖,U盘帽盖与外壳体活动连接,外壳体中设有控制芯片、读写芯片和存储芯片,控制芯片与读写芯片并行设置,存储芯片分别与控制芯片和读写芯片相连接,外壳体的一端设有USB接口,USB接口分别与控制芯片和读写芯片相连接;所述外壳体上设有读写开关,读写开关设置在USB接口与读写芯片之间,读写开关分别与控制芯片和读写芯片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增加有读写芯片,采用数据线连接的USB接口和直连式USB接口,适用范围广,安全系数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U盘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具有保护操作系统和软件功能的U盘。
背景技术
电脑和手机的广泛应用,给使用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系统安全提出了新的课题,例如电脑的运行安全,手机的使用安全,目前我们的操作系统都是安装在可读写的硬盘上的,所以一旦系统的漏洞被攻破,系统的数据就可以被更改,人们在享受系统方便的同时,也是深受文件被攻击的困扰。U盘保护系统就是一种可以保护系统关键数据的方法,用以保护系统的安全运行。
目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和安卓系统,在使用U盘的过程中,由于软件的众多和系统的不断升级,同时由于使用者的技术原因,各种存在的系统漏洞和软件应用漏洞,会经常被恶意程序利用,导致操作系统经常被改,存在风险。而现有的U盘安全系数低、功能单一,易对操作系统和软件造成恶意修改,使用风险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保护操作系统和软件功能的U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U盘安全系数低、功能单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保护操作系统和软件功能的U盘,包括外壳体和U盘帽盖,U盘帽盖与外壳体活动连接,外壳体中设有控制芯片、读写芯片和存储芯片,控制芯片与读写芯片并行设置,存储芯片分别与控制芯片和读写芯片相连接,外壳体的一端设有USB接口,USB接口分别与控制芯片和读写芯片相连接;所述外壳体上设有读写开关,读写开关设置在USB接口与读写芯片之间,读写开关分别与控制芯片和读写芯片相连接。
所述USB接口通过数据线与控制芯片相连接,U盘帽盖套设在外壳体的外部且与外壳体滑动连接;U盘帽盖内壁上设有用于卡固数据线的卡钩,U盘帽盖的外端部设有用于卡住USB接口的卡扣。
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设有滑槽,U盘帽盖的内壁上设有滑块,滑块位于滑槽且沿滑槽滑动。
所述卡扣的一端与U盘帽盖的外壁铰接、另一端与安装在外壳体上的卡座相对应。
所述外壳体的端部设有安装槽,USB接口穿过安装槽直接与控制芯片的输入端相连接;U盘帽盖套设在外壳体的外部,U盘帽盖通过转轴与外壳体转动连接。
所述U盘帽盖内设有内套盖,内套盖与USB接口相对应,内套盖的两端对称设有卡座,U盘帽盖的侧壁上对称设有滑道,卡座位于滑道中且沿滑道滑动。
所述外壳体上设有夜光条和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增加有读写芯片,U盘如果作为非启动盘,则系统只是把U盘作为一个只读的U盘, U盘默认为只读方式,所以数据是安全的。如果把U盘作为启动盘后,则U盘在启动之后,只有在读写开关打开的情况下,才会在启动U盘自带的系统,打开读写芯片,使得U盘可以进行读写,这样U盘无论是作为非启动盘还是启动盘,都是在双重的有效的控制程序之内的,使用更安全,降低操作系统和软件被改写的风险。本实用新型采用数据线连接的USB接口和直连式USB接口适用于手机或电脑的数据传输,使用方便,不受距离限制,适用范围广,U盘帽盖与外壳体的配合使用,可起到保护U盘的作用,减少U盘收到外部损伤,提高使用寿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海涛,未经薛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934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