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不易变形的密封零件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96324.3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4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谢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洪都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0 | 分类号: | F16J15/10;B25B27/02;G01M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板 密封零件 推杆 结构本体 滚珠套 垫环 本实用新型 不易变形 密性测试 左右两侧 滑动杆 孔结构 滑口 内套 通口 密封 安装方式 向下移动 变形的 固定块 弧形片 套接 通槽 保证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不易变形的密封零件孔结构,包括结构本体,所述结构本体顶部开设的通槽内套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套接有滚珠套,所述滚珠套内套接有推杆,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且位于滚珠套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口,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且靠近滑口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固定板、推杆、滑动杆和弧形片的相互配合使用,推动推杆,第一垫环能够在滑动杆上向下移动,并且第一垫环和第二垫环分别能够将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进行密封,从而保证了传统安装方式造成密封零件在结构本体移动时发生变形的现象,进而保证了密封零件的完整性和使用的稳定性,从而能够提高密封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零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不易变形的密封零件孔结构。
背景技术
密封零件是防止流体或固体微粒从相邻结合面间泄漏以及防止外界杂质如灰尘与水分等侵入机器设备内部的零部件的材料或零件。密封件的存放室温最好在30℃以下,避免密封件产生高温老化。
在对密封零件进行装密封垫时,由于一些结构密封口设置在结构的内部,在对其密封时,需要用到垫圈,然后由于空间有限和密封口距离深入通口较远,因此在装垫圈时,会造成垫圈出现变形的情况,当将变形的垫圈使用在密封中时,会出现流体写泄露的情况发生,从而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不易变形的密封零件孔结构,解决了密封零件孔结构在安装过程中易发生变形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不易变形的密封零件孔结构,包括结构本体,所述结构本体顶部开设的通槽内套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套接有滚珠套,所述滚珠套内套接有推杆,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且位于滚珠套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口,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且靠近滑口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四个所述固定块以两个为一组相对一侧通过方形滑杆固定连接,所述方形滑杆上套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底端贯穿滑口并延伸至结构本体的内腔,所述滑动杆的顶部穿插有固定螺纹栓,所述固定螺纹栓的底部搭接在方形滑杆的顶部,所述结构本体内且位于固定板的下方套接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口,所述第一通口内壁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口,所述第一通口内套接有第一垫环,所述第一垫环的侧表面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套接有卡环,所述卡环的外侧壁与第一通口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口内套接有第二垫环,所述第一垫环的底部与第二垫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片,所述弧形片的外侧壁与第一通口内侧壁搭接,且弧形片的内侧壁与第一垫环的侧表面搭接,所述推杆的底部与第一垫环的顶部搭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垫环的侧表面与第一通口的内侧壁平齐,第二垫环的侧表面与第二通口的内侧壁平齐。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直径为结构本体开设的通槽内壁两侧直径的十分之九,且两个方形滑杆以推杆位为对称轴对称。
优选的,所述滑动杆的底端的形状为弧形,且两个弧形片的顶部分别位于两个滑动杆底部的相对一侧。
优选的,所述滚珠套位于固定板顶部的中部,且推杆的底部位于第一垫环顶部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垫环的顶部位于第一垫环底部的中部,且推杆位于结构主体内腔中点所在的垂直线上。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不易变形的密封零件孔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洪都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洪都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963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焙阳极焙烧炉密封垫圈及密封结构
- 下一篇:滤波器电镀用的堵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