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排风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97160.6 | 申请日: | 2018-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8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葛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02 | 分类号: | F24F13/02;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 排风管 排尘腔 本实用新型 加强层 弯曲变形量 塑料 过滤空气 平行布置 出风孔 进风孔 密封盖 侧壁 粉尘 阻隔 交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排风管,包括排风管本体,所述排风管本体一端上设有进风孔,另一端上设有出风孔,所述排风管本体内部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与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与第三隔板之间交错且平行布置,所述第一隔板、第三隔板之间,第三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下侧且位于排风管本体上分别设有第一排尘腔与第二排尘腔,所述第一排尘腔、第二排尘腔的外侧设有密封盖,所述排风管本体侧壁内部设有加强层。本实用新型空气在进入过程中经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与第三隔板阻隔后将灰尘排入到第一排尘腔与第二排尘腔内,能够有效的过滤空气中的粉尘,同时加强层能够有效的提高排风管的强度,减少发生的弯曲变形量,延长使用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塑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排风管。
背景技术
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俗称塑料或树脂,可以自由改变成分及形体样式,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树脂这一名词最初是由动植物分泌出的脂质而得名,如松香、虫胶等,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树脂约占塑料总重量的40%~100%。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决定于树脂的本性,但添加剂也起着重要作用。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树脂所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剂,如有机玻璃、聚苯乙烯等。
所谓塑料,其实它是合成树脂中的一种,形状跟天然树脂中的松树脂相似,经过化学手段进行人工合成,而被称之为塑料。目前排风扇使用的塑料排风管容易发生变形,同时一般只具有通风的功能,不能过滤空气中的粉尘,难以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塑料排风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塑料排风管,包括排风管本体,所述排风管本体一端上设有进风孔,另一端上设有出风孔,所述排风管本体内部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与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与第三隔板之间交错且平行布置,所述第一隔板、第三隔板之间,第三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下侧且位于排风管本体上分别设有第一排尘腔与第二排尘腔,所述第一排尘腔、第二排尘腔的外侧设有密封盖,所述排风管本体侧壁内部设有加强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与排风管本体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之间间距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强层为钢制网状结构。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与第三隔板,这样空气在进入过程中经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与第三隔板阻隔后将灰尘排入到第一排尘腔与第二排尘腔内,能够有效的过滤空气中的粉尘,同时加强层能够有效的提高排风管的强度,减少发生的弯曲变形量,延长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风管本体;101.进风孔;102.出风孔;103.第一排尘腔;104.第二排尘腔;2.第一隔板;3.第二支隔板;4.第三隔板;5.密封盖;6.加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葛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葛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971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