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组自然冷却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98322.8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3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钟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华宇智航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望江西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模组 盖板 端板 底板 本实用新型 散热装置 锂电池组 顶面 填充相变材料 安全稳定性 吸收热量 相变材料 打包带 散热 嵌合 晃动 松动 填充 冷却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组自然冷却散热装置,包括与电池模组底部嵌合的底板、设置于电池模组顶部的盖板以及位于电池模组两端的端板;所述端板与电池模组端面之间以及盖板与电池模组顶面之间均填充有用以吸收热量的相变材料。本实用新型将电池模组下部卡在底板的卡槽内,同时通过设置的打包带实现了电池模组的固定,避免电池模组使用时发生晃动、松动;在电池模组的端面与端板之间、顶面与盖板之间填充相变材料,使得电池模组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被吸收,实现电池模组的冷却散热,提高了电池模组使用的安全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锂电池组自然冷却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是为使用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在新能源汽车及新能源船舶中多为铅酸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目前新能源汽车及船舶领域内,主要有自然冷却、风冷和水冷三种散热方式解决动力电池组系统的散热问题。
1、自然冷却主要是利用箱体自散热方式散热,自然冷却散热利用箱体自身散热的效果不是很理想,特别在温度较高的夏天。
2、风冷系统冷却主要增加散热风扇,利用空气对流的特性,加快箱体内散热的效果,风冷系统冷却主要的缺陷是电池包的密封设计较难。
3、水冷系统采用普通液体冷却,将箱体管路中的冷却液的热量通过外部系统带走热量;目前市场上动力电池组系统以自然冷却和风冷为主。水冷系统采用普通液体冷却,其主要缺陷是系统中的换热器,水泵和循环管线等的系统结构复杂,管路防水性工艺难度大,且整个系统占用空间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组自然冷却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池组自然冷却散热装置,包括与电池模组底部嵌合的底板、设置于电池模组顶部的盖板以及位于电池模组两端的端板;所述端板与电池模组端面之间以及盖板与电池模组顶面之间均填充有用以吸收热量的相变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位于电池模组两端的端板以及盖板均通过相变材料注塑形成一体式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相变材料包括石蜡与石墨组成的复合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一组电池单体,电池模组外侧设有用以固定的打包带;所述打包带至少设有一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上部开设有用以嵌合电池模组的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盖板上表面开设有用以走线的导线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电池模组下部卡在底板的卡槽内,在电池模组的两端及顶部分别设置端板和盖板,同时通过设置的打包带实现了电池模组的固定,避免电池模组使用时发生晃动、松动;在电池模组的端面与端板之间、顶面与盖板之间填充相变材料,使得电池模组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被吸收,同时,电池模组的各组单体电池之间留有间隙,保证了热量的及时发散,实现电池模组的冷却散热,提高了电池模组使用的安全稳定性;盖板上部导线槽的开设方便了电池模组的布线,消除了短路等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中:1-底板、2-盖板、3-端板、4-电池模组、5-打包带、6-卡槽、7-导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华宇智航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华宇智航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983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浸没式电池包热管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池组的热管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