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适应秸秆粉碎喂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98560.9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8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孙居彦;孙景超;段士明;刘文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F29/10 | 分类号: | A01F2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50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秸秆 粉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秸秆粉碎喂入装置,包括内直径依次减小的第一喂料输送辊、第二喂料输送辊和第三喂料输送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喂料输送辊位于第一喂料输送辊和第三喂料输送辊之间,第一喂料输送辊、第二喂料输送辊和第三喂料输送辊的顶部输送有物料,所述第一喂料输送辊、第二喂料输送辊、第三喂料输送辊的上方设有内直径依次增大的固定喂入压辊、中压辊和前压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经济实用,通过第一喂料输送辊和第二喂料输送辊,保证了物料的正常输入,并且通过固定喂入压辊和弹力控制杆,防止因喂料不均匀而造成堵塞,减少动力消耗并提高秸秆粉碎的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林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秸秆粉碎喂入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工业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进程,目前已经在全国相当范围内实现了播种、管理、收获全程机械化,尤其是收获机械,如小麦、玉米等主要经济作物的收获,一体化全程收获技术越来越成熟,但与国外同类机型相比仍然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故障率高,作业过程中,轴承、链条、皮带等传动件易坏损,机器易堵塞、更换调整不方便等,导致了工作质量较差,我国畜牧业发达,对饲料的需求很大,所以很多农作物的秸秆经粉碎后作为饲料利用,一体化收获机械的秸秆粉碎喂入装置,是联合收获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故障高发部位,因此我们提出了自适应秸秆粉碎喂入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自适应秸秆粉碎喂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自适应秸秆粉碎喂入装置,包括内直径依次减小的第一喂料输送辊、第二喂料输送辊和第三喂料输送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喂料输送辊位于第一喂料输送辊和第三喂料输送辊之间,第一喂料输送辊、第二喂料输送辊和第三喂料输送辊的顶部输送有物料,所述第一喂料输送辊、第二喂料输送辊、第三喂料输送辊的上方设有内直径依次增大的固定喂入压辊、中压辊和前压辊,所述固定喂入压辊位于第三喂料输送辊的正上方,固定喂入压辊、中压辊和前压辊的同一侧设有连板,连板靠近固定喂入压辊的一侧开设有三个第一转动槽,第一转动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转动槽的外侧,固定喂入压辊、中压辊和前压辊分别固定套设于对应的第一转轴上,固定喂入压辊、中压辊和前压辊的底部均与物料相接触,连板远离物料的一侧焊接有位于中压辊和固定喂入压辊之间的弹力控制杆,弹力控制杆远离连板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墙板,物料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墙板和第三墙板,第二墙板和第三墙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开设有三个第二转动槽和三个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远离第一驱动电机的一端延伸至相对应的第二转动槽内,第一喂料输送辊、第二喂料输送辊和第三喂料输送辊分别固定套设于相对应的第二转轴上,第二墙板靠近连板的一侧顶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套设有固定喂入压辊的第一转轴的一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喂料输送辊、第二喂料输送辊和第三喂料输送辊的顶部位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喂入压辊、中压辊和前压辊底部位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远离第二墙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安装板,且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安装板螺纹固定于第一安装槽远离第一安装槽开口的一侧内壁上。
优选的,位于第二转动槽内的第二转轴的外侧安装有滑块,第二转动槽的内壁上设有环形滑轨,且滑块与环形滑轨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远离连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安装板,且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安装板螺纹固定于第二安装槽远离第二安装槽开口的一侧内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喂料输送辊、第二喂料输送辊、第三喂料输送辊和物料相配合,保证了物料的正常输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未经山东农业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985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控轮毂制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岩样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