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梁单轨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1773.2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3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罗坤鹏;刘迎春;沈淼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宽量节能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2/02 | 分类号: | B61B12/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俊寅 |
地址: | 20012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矩型钢板 转盘 悬梁 本实用新型 单轨小车 放置槽 挂孔板 矩型槽 安装固定 滑轨滑动 经济实用 两侧设置 竖直放置 车轴 滑轨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梁单轨小车,包括第一T型钢板,所述第一T型钢板的一侧底部焊接有挂孔板,所述挂孔板的上方设有与第一T型钢板一侧顶部相焊接的U型钢板,所述U型钢板的两侧均设有两个与第一T型钢板相焊接的滑轨,位于U型钢板同一侧的两个滑轨滑动连接有同一个矩型钢板,第一T型钢板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侧设置为开口的矩型槽,且矩型槽的内部放置有与矩型钢板相焊接的连接块,两个连接块之间设有开设在第一T型钢板上的转盘放置槽,且转盘放置槽的内部竖直放置有转盘。本实用新型经济实用,由于两个矩型钢板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第二T型钢板的最大长度进行调节,便于第二T型钢板在两个车轴上进行安装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轨小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梁单轨小车。
背景技术
单轨小车是装配在悬梁上的,单轨小车中的小车框架包括第一T型钢板和两个焊接在第一T型钢板上的矩型钢板,小车框架完全包裹悬梁,结构牢固;小车配有两个车轮,车轮与悬梁轨道同宽,单轨小车通过车轮在悬梁的轨道上进行自由移动,使得单轨小车在悬梁上运行平稳;另外单轨小车的下方带有吊孔板,可挂带重物,使得重物可随单轨小车移动,单轨小车还包括第二T型钢板,由于两个矩型钢板之间的距离无法根据第二T型钢板的最大实际距离进行调节,使得第二T型钢板在小车框架上安装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悬梁单轨小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悬梁单轨小车,包括第一T型钢板,所述第一T型钢板的一侧底部焊接有挂孔板,所述挂孔板的上方设有与第一T型钢板一侧顶部相焊接的U型钢板,所述U型钢板的两侧均设有两个与第一T型钢板相焊接的滑轨,位于U型钢板同一侧的两个滑轨滑动连接有同一个矩型钢板,第一T型钢板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侧设置为开口的矩型槽,且矩型槽的内部放置有与矩型钢板相焊接的连接块,两个连接块之间设有开设在第一T型钢板上的转盘放置槽,且转盘放置槽的内部竖直放置有转盘,转盘的两侧均焊接有固定圆管,且固定圆管的内侧螺纹连接有与连接块相焊接的丝杆,所述U型钢板远离第一T型钢板的一侧接触有与挂孔板顶部相接触的第二T型钢板,且第二T型钢板的两侧分别与矩型钢板相接触,所述第二T型钢板和第一T型钢板之间设有两个车轮,且两个车轮分别位于U型钢板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U型钢板的顶部螺纹安装有压紧螺栓,且压紧螺栓的底部延伸至U型钢板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转盘放置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圆型通孔,且圆型通孔与固定圆管通过轴承固定安装。
优选的,位于转盘两侧的丝杆螺纹旋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车轮的内侧转动安装有车轴,所述车轴的外侧一端通过螺母固定在第一T型钢板上,且车轴的外侧另一端通过螺母固定在第二T型钢板上。
优选的,所述车轮分别与第一T型钢板和第二T型钢板之间均设有橡胶圈,且橡胶圈固定套装在车轴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悬梁单轨小车中通过转盘、固定圆管、圆型通孔和丝杆相配合,且两个丝杆的螺纹旋向相反,在转盘放置槽的内部进行转动转盘,使得丝杆在固定圆管的内部伸出长度发生变化,通过丝杆、连接块、矩型槽、矩型钢板和滑轨相配合,当丝杆在固定圆管内部的伸出长度发生变化时,丝杆通过连接块带动矩型钢板在滑轨上进行滑动,使得两个矩型钢板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第二T型钢板的最大长度进行调节,便于第二T型钢板在两个车轴上进行安装固定,本实用新型经济实用,由于两个矩型钢板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第二T型钢板的最大长度进行调节,便于第二T型钢板在两个车轴上进行安装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悬梁单轨小车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悬梁单轨小车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宽量节能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宽量节能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17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