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拆换撑的型钢、钢砼组合穿墙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2874.1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6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郭运;马郧;倪欣;刘佑祥;朱佳;易丽丽;程莉;李松;张杨;龙晓东;罗春雨;孙盼;张德乐;余舜;吴彪;万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冯必发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支撑 支护结构 钢砼 穿墙 钢筋混凝土围檩 本实用新型 基坑 免拆 竖向 地下空间资源 内支撑结构 有效控制 整体刚度 支护方式 支护构件 止水钢板 主体结构 变形的 地下室 拆换 锚板 锚筋 省时 受力 省力 占用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免拆换撑的型钢、钢砼组合穿墙支护结构,包括:竖向支护结构、钢筋混凝土围檩、型钢内支撑锚筋、型钢内支撑锚板、型钢内支撑、钢砼内支撑、止水钢板、主体结构地下室墙,通过所述型钢内支撑与所述钢筋混凝土围檩、所述钢砼内支撑的水平相连,形成完整的穿墙支护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采用型钢内支撑局部取代钢砼内支撑的支护结构,与其他内支撑支护方式相比,既有使内支撑结构不占用基坑外侧地下空间资源、竖向支护构件合理受力、支护结构整体刚度大、有效控制基坑变形的作用,又避免了其拆换撑的工序,省时、省力、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拆换撑的内支撑式支护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免拆换撑的型钢、钢砼组合穿墙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不可避免的会在用地条件紧张区域,如既有建筑物周边,进行基坑开挖施工。复杂的场地的周边环境不仅限制了锚杆这一类外延深埋支护构件,也限制了双排桩等占地面积大、造价高的支护方式。
施工场地的限制导致在很多情况下只能使用桩撑或者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的支护方案。内支撑一般会穿过或遮挡拟建的主体结构,影响主体结构的施工。常规的内支撑设计包含拆换撑工序,换撑与拆撑增加了工程造价、延长了施工周期,施工质量控制较复杂,施工过程中还会产生噪音,严重污染城市环境。因此,研究免拆换撑的内支撑支护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免拆换撑的型钢、钢砼组合穿墙支护结构,包括:竖向支护结构、钢筋混凝土围檩、型钢内支撑锚筋、型钢内支撑锚板、型钢内支撑、钢砼内支撑、止水钢板、主体结构地下室墙;
所述竖向支护结构连接所述钢筋混凝土围檩,所述型钢内支撑锚筋与所述型钢内支撑锚板连接,连接有所述型钢内支撑锚板的所述型钢内支撑锚筋预埋进所述钢筋混凝土围檩中,所述型钢内支撑一端与所述型钢内支撑锚板连接,所述型钢内支撑穿过所述主体结构地下室墙,并与所述主体结构地下室墙内的所述止水钢板连接,连接有所述型钢内支撑锚板和所述型钢内支撑锚筋的所述型钢内支撑另一端连接所述钢砼内支撑,连接有所述钢砼内支撑的所述型钢内支撑与所述钢砼内支撑一起浇筑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桩或地下连续墙。
进一步地,所述型钢内支撑锚筋与所述型钢内支撑锚板T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型钢内支撑锚筋的直径不小于20mm,所述型钢内支撑锚筋的锚固长度不小于所述型钢内支撑锚筋直径的35倍。
进一步地,所述型钢内支撑插入连接所述钢砼内支撑的深度不小于500mm,以确保支护结构之间的传力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钢砼内支撑穿过所述主体结构地下室墙的外伸距离不小于300mm,以便于主体结构地下室墙体施工。
进一步地,所述型钢内支撑与所述钢筋混凝土围檩、所述钢砼内支撑水平相连,形成完整的穿墙支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局部采用型钢内支撑取代钢砼内支撑的支护结构,使内支撑结构不占用基坑外侧地下空间资源、竖向支护构件合理受力、支护结构整体维护强度大、有效控制基坑变形,同时避免了拆换撑的工序,省时、省力、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免拆换撑的型钢、钢砼组合穿墙支护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免拆换撑的型钢、钢砼组合穿墙支护结构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免拆换撑的型钢、钢砼组合穿墙支护结构的大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南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28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