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却循环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4011.8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1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谷坤鹏;陈克伟;周国然;钟赛;王其标;王成启;吴锋;聂亚楠;蒋建荣;顾晓彬;卞桂荣;陈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7/02 | 分类号: | F25D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王奎宇;甘章乖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水管 侧墙 底板 循环水池 流量控制系统 冷却循环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 隧道混凝土 闭环循环 依次连通 水系统 现浇 使用寿命 混凝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循环水池、至少一个流量控制系统、至少一个侧墙冷却水管、底板冷却水管、底板、侧墙、顶板以及顶板冷却水管,侧墙冷却水管、底板冷却水管、顶板冷却水管分别布设在侧墙、底板以及顶板中,循环水池、顶板冷却水管以及侧墙冷却水管依次连通设置形成一闭环循环水系统,其中流量控制系统设置在循环水池和顶板冷却水管之间;循环水池、侧墙冷却水管以及底板冷却水管依次连通设置形成另一闭环循环水系统,其中流量控制系统设置在循环水池和侧墙冷却水管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能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开裂问题,有效提高现浇隧道混凝土性能,延长现浇隧道混凝土使用寿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循环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隧道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会因为新老混凝土温度差所形成的约束应力而产生大量的裂缝,工程上一般会通过在新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布置冷却水管的方法来降低温度,从而减少新浇筑温度过高而引起的裂缝问题,但效果一直都不是特别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开裂问题,从而提高现浇隧道混凝土性能,延长现浇隧道混凝土使用寿命的冷却循环水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构成:
一种冷却循环水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循环水池、至少一个流量控制系统、至少一个侧墙冷却水管、底板冷却水管、底板、侧墙、顶板以及顶板冷却水管,所述侧墙冷却水管、底板冷却水管、顶板冷却水管分别布设在所述侧墙、底板以及顶板中,所述循环水池、顶板冷却水管以及侧墙冷却水管依次连通设置形成一闭环循环水系统,其中,所述流量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循环水池和所述顶板冷却水管之间;所述循环水池、侧墙冷却水管以及底板冷却水管依次连通设置形成另一闭环循环水系统,其中,所述流量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循环水池和所述侧墙冷却水管之间。
所述循环水池的水温由流量控制系统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上部后浇筑混凝土,如侧墙所产生的水化热加热水管后,经冷却循环水系统加热顶板或底板混凝土来直接减少侧墙与底板、或者侧墙与顶板之间的约束应力,从而减少了混凝土的开裂;
本实用新型改进了以往单纯以降低温度来减少约束应力的方式,而采用通过后浇筑混凝土产生的水化热加热前浇筑混凝土进一步减少约束应力的方式,不仅更加有效的减少了约束应力,还节约了能源,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本实用新型冷却循环水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循环水池、2流量控制系统、3侧墙冷却水管、4底板冷却水管、5底板、6侧墙、7顶板、8顶板冷却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未经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40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砂处理水冷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制冷设备用冷气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