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传感器密封机构的紧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4944.7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8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昌腾;刘胜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普贝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王美花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腔体 紧固装置 前盖 本实用新型 水下传感器 后盖 密封机构 连接杆 变形问题 后盖边缘 防拆 量产 内缩 受力 防水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下传感器密封机构的紧固装置,包括一金属腔体、两连接杆,以及设于金属腔体两端的前盖和后盖;所述前盖与后盖通过两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紧固装置来克服金属腔体的前盖和后盖边缘受力内缩变形问题,不仅可极大的提高量产效率,降低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而且可以提高防水等级和防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传感器密封机构的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各种用于测试地下水水质的传感器一般都是在水下30-100米范围中使用,在具体使用时,都需要将传感器装于密封机构中,而传感器密封机构的前、后盖为满足自身的功能需求,导致其具有丰富的造型。
现有的密封机构主要存在以下两种紧固方式:第一种是通过螺纹对接的方式来实现密封机构100’的紧固,另一种是通过侧面螺丝来实现密封机构200’的紧固。其中,螺纹对接的方式如图1所示,它需要在金属腔体11’内侧的两端设置内螺纹(未图示),在金属腔体11’的前后盖12’、13’上需要加工一端外螺纹(未图示),并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将前后盖12’、13’与金属腔体11’锁付对接,但是,这种螺纹对接方式存在有如下缺陷:1、在旋转对接过程中,密封圈14’会受到搅动和摩擦,这很容易造成密封圈14’变形或者破坏,并最终导致紧固后出现漏水现象;2、需要在金属腔体11’上加工出内螺纹,为了满足强度要求,金属腔体11’的整体厚度会偏厚(金属腔体11’的壁厚d1为4mm),这使得整个传感器不仅重量偏重,用户体验差,而且还需要浪费较多的材料,增加制作成本。侧面螺丝对接方式如图2所示,它需要在金属腔体21’两端的侧面开设通孔22’(金属腔体21’的壁厚d2为2.6mm),在金属腔体21’的前后盖23’、24’的侧面上需要开设螺纹孔25’,然后再通过螺丝26’将前后盖23’、24’与金属腔体21’从侧面锁付对接,但是,这种侧面锁付的方式存在有如下缺陷:1、在正常锁付上螺丝26’后,前后盖23’、24’受水压作用会出现边缘内缩变形现象,因此,为了保证强度,前后盖23’、24’只能选用金属材质,这会导致加工成本增加;2、侧面螺纹孔25’和通孔22’的形位公差很严格,这导致配件不良率飙升,难以满足量产需求。同时,螺纹对接方式和侧面螺丝对接方式还存在如下共同缺陷:地下水中各种矿物质和离子的存在,导致不锈钢金属常有腐蚀生锈现象,而如果选用钛合金,则需要的成本比较昂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水下传感器密封机构的紧固装置,通过该紧固装置来克服金属腔体的前盖和后盖边缘受力内缩变形问题,不仅可极大的提高量产效率,降低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而且可以提高防水等级和防拆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下传感器密封机构的紧固装置,包括一金属腔体、两连接杆,以及设于金属腔体两端的前盖和后盖;所述前盖与后盖通过两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装置还包括复数个螺栓;所述前盖和后盖的内端部均设有两连杆插槽;每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分别插设于所述前盖和后盖的连杆插槽中,且通过所述螺栓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盖和后盖锁付对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前盖和后盖的外端部在对应每所述连杆插槽的位置均设有一锁付槽,所述螺栓上套设有一第一密封圈,并将所述螺栓锁付于所述锁付槽的内部,且在每所述锁付槽上均灌有一密封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前盖与金属腔体之间以及后盖与金属腔体之间的缝隙中均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前盖和后盖均采用PPS塑胶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腔体的壁厚为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普贝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普贝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49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质分层实时监测漂浮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废水可生化性自动检测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