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六角扳手以及扳手套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5191.1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0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黄彪;刘俊;杨平;郭志云;唐鑫;乌童;刘贵;陶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B13/52 | 分类号: | B25B1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宏 |
地址: | 550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针 螺丝 内六角螺丝 扳手 壳体 内六角扳手 扳手套件 驱动结构 活动头 五金工具领域 本实用新型 六角形凹槽 驱动 便于携带 滑动配合 滑轨滑动 力矩传递 传动件 故障率 滑动部 驱动端 体积小 滑轨 匹配 | ||
1.一种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力矩传递扳手以及扳手活动头,所述扳手活动头包括有壳体、传动件以及多个螺丝顶针,所述壳体设有与多个所述螺丝顶针滑动配合的多条滑轨,每个所述螺丝顶针均包括有相互连接的滑动部与驱动部,多个所述螺丝顶针的所述驱动部均凸出于所述壳体且共同形成与内六角螺丝的六角形凹槽相匹配以拧动所述内六角螺丝的驱动结构,当多个所述螺丝顶针的所述滑动部沿多条所述滑轨滑动时,多个所述驱动端共同形成的所述驱动结构可适用于不同规格大小的内六角螺丝,所述传动件包括用于驱动多个所述螺丝顶针转动的第一传动部以及与所述力矩传递扳手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第二传动部相互连接,且所述第二传动部从所述壳体表面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中空的柱体结构,所述壳体上设置的所述滑轨为从所述壳体的轴线向外周延伸的条形滑槽,所述滑槽为三条或三条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滑槽包括有第一滑槽以及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为从所述第一壳体的轴线向外周延伸的条形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为所述螺丝顶针进入所述壳体的插入端,所述螺丝顶针的所述滑动部从所述第一滑槽进入到所述壳体内,所述螺丝顶针的所述驱动部凸出于所述壳体且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外;所述第二滑槽为从所述第二壳体的轴线向外周延伸的条形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个数与位置与所述第二滑槽相匹配,所述螺丝顶针的所述滑动部插入所述壳体且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螺丝顶针均包括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均连接于所述螺丝顶针的所述滑动部远离所述驱动部的一端,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限位部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为环形间隔设置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叶片,所述叶片的个数与所述滑轨的个数相匹配,多个所述叶片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滑轨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部为多棱柱结构,所述第二传动部设于所述第一传动部的中央且凸出于所述第一传动件,所述力矩传递扳手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部相匹配的连接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部上设有用于卡住所述力矩传递扳手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为凸起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顶针包括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部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部靠近所述驱动部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部的外径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滑动部的一端开始沿所述连接部的轴线向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驱动部的一端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与所述驱动部平行设置,所述连接部垂直于所述滑动部与所述驱动部。
10.一种扳手套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内六角扳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理工学院,未经贵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519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扳手
- 下一篇: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电动螺丝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