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5331.5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2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晓燕 |
主分类号: | E02D19/20 | 分类号: | E02D1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4000 河北省邢台***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基坑 泥土 切割 排水结构 旋转叶片 支撑钢管 过滤网 过滤 混凝土防水层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防水 排水管 水源 内壁表面 旋转水流 管内部 颗粒物 排水泵 水压 转轴 地基 转动 堵塞 损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基坑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包括深基坑、设置在深基坑内壁表面的混凝土防水层以及设置于深基坑底部的混凝土防水地基。该深基坑排水结构,通过若干个排水管内部的第一过滤网的过滤掉大部分的泥土颗粒物,通过水压对内管内部的泥土进行冲击,使得泥土通过第二过滤网的切割进入到支撑钢管的内部,有利于充分的对水源内部的泥土进行过滤和切割,保障泥土在管道内不会产生堵塞现象,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通过水源对旋转叶片的切割,使得支撑钢管形成旋转水流,旋转叶片通过转轴进行转动,有利于通过旋转叶片对支撑钢管内部的泥土进行切割,保障泥土的颗粒较小,减少了泥土对排水泵的损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基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建筑业的迅速发展,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由于上部荷载大,大多采用补偿性基础,一般设置多层地下室以利于建筑物的稳定,但这样就导致了基础埋深大,基坑开挖深,尤其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开挖深基坑时,土体含水层被切断,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基坑,造成流砂、边坡失稳或使地基承载力下降。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在地下工程施工完成后就不再需要。
但现有的深基坑排水结构,由于深基坑内部水源含有大量的泥土,导致泥土堵塞排水管道,造成排水不顺畅,需要清理管道,影响工作效率,同时较大的泥土对排水泵的损害较大,影响排水泵的使用寿命。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泥土堵塞排水管道,造成排水不顺畅,需要清理管道,影响工作效率和对排水泵的损害较大,影响排水泵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包括深基坑、设置在所述深基坑内壁表面的混凝土防水层以及设置于所述深基坑底部的混凝土防水地基,所述深基坑靠近所述混凝土防水层一侧安装有支撑钢管,所述混凝土防水地基的表面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和所述支撑钢管之间设置有钢管支撑架,所述支撑钢管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排水管,所述支撑钢管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块,所述支撑钢管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排水泵,所述排水泵的出口端设置有排放管。
优选的,所述钢管支撑架一端和所述安装座无缝焊接,所述钢管支撑架的另一端和所述支撑钢管无缝焊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套接在所述支撑钢管的内部,所述连接管和所述支撑钢管相通。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的内部设置有内管,所述内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所述内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所述排水管靠近所述第二过滤网一端安装有法兰盘。
优选的,所述内管的两端均设有开口。
优选的,所述支撑钢管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所述支撑钢管内部底端安装有垫座,所述垫座的顶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旋转叶片。
优选的,所述转轴和所述垫座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深基坑排水结构,通过若干个排水管内部的第一过滤网的过滤掉大部分的泥土颗粒物,通过水压对内管内部的泥土进行冲击,使得泥土通过第二过滤网的切割进入到支撑钢管的内部,有利于充分的对水源内部的泥土进行过滤和切割,保障泥土在管道内不会产生堵塞现象,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2、该深基坑排水结构,通过水源对旋转叶片的切割,使得支撑钢管形成旋转水流,旋转叶片通过转轴进行转动,有利于通过旋转叶片对支撑钢管内部的泥土进行切割,保障泥土的颗粒较小,减少了泥土对排水泵的损害。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晓燕,未经马晓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53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