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53定尺超高架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6517.2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4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彭委建;肖伟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群硕重工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22 | 分类号: | B66C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具 集装箱 法兰盘 螺母 本实用新型 螺栓杆 定尺 钢圈 吊环 钢丝绳 螺栓拧紧 螺栓拧松 固定环 框架箱 连接板 支撑板 伸长 吊起 放入 夹紧 肋板 起吊 通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53定尺超高架吊具,包括连接块、53尺集装箱、53尺吊具、钢丝绳、法兰盘、肋板、钢圈、固定环、连接板、支撑板、通孔、螺母、螺栓杆和吊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53尺吊具安装在53尺集装箱的顶部,进而方便使用者将53尺集装箱吊起,在将53尺吊具安装在53尺集装箱的顶部时,通过将法兰盘内部的螺栓拧松,进而时53尺吊具的距离伸长,进而方便53尺集装箱安装在53尺吊具内,然后将法兰盘内的螺栓拧紧,进而使53尺吊具将53尺集装箱夹紧,然后将螺母从螺栓杆上拧下,进而将钢圈放入吊环内。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不更改原有40尺吊具的基础上,更高效更安全地用40尺吊具起吊53尺框架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具,具体为53定尺超高架吊具,属于起重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吊具中常用的是吊钩、钢丝绳、链条等专用索具。起重吸盘、夹钳和货叉等可在起重机上作为专用吊具长久使用,也可作为可更换的辅助吊具挂在吊钩上临时使用,常用于多货种仓库和堆场,以提高作业效率。抓取散状物料的吊具一般为颚板可开闭的抓斗,也可用电磁吸盘吸取如金属切屑等导磁性物料。吊取流动性物料的吊具常用的有盛桶和吊罐、一般通过倾侧或抽底塞等方式卸出钢水或化学溶液,通过打开吊罐底门卸出混凝土等流动性物料。
但是现有的定尺吊具在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的缺陷,现在国际集装箱多数为20尺、40尺、45尺,而且吊具也是这几种型号。但是在某些地区,为了更快更方便的运输,部分国家拥有53尺非标框架箱。这些框架箱还是用原始方式起吊,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危险性极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40尺集装箱吊具无法起吊53尺框架箱问题而提供53定尺超高架吊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53定尺超高架吊具,包括53尺吊具和所述吊环,所述53尺吊具下方设置53尺集装箱,所述53尺吊具顶部安装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部设置通孔,所述53尺吊具内部设置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侧壁设置肋板,所述53尺吊具两端设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侧壁连接支撑板,所述吊环内部设置螺栓杆,所述螺栓杆侧壁安装螺母,所述吊环内部连接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侧壁设置钢圈,所述钢圈上方设置固定环。
优选的,所述53尺吊具由三个钢梁组成,且三个钢梁之间通过所述法兰盘连接,且所述法兰盘与所述53尺吊具之间呈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肋板的形状呈三角形,且所述肋板与所述法兰盘、所述53尺吊具之间呈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钢丝绳缠绕在所述钢圈的外侧壁,且所述钢圈侧壁设有凹槽,且所述钢圈的形状呈圆形。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吊环之间通过所述螺栓杆连接,且所述螺栓杆贯穿所述连接块内部的所述通孔,且所述螺栓杆与所述螺母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吊环的形成呈半圆形,且所述吊环两端设有连接槽,且所述螺栓杆贯穿所述吊环两端的连接槽。
优选的,所述53尺吊具与所述支撑板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且所述连接板的形状呈梯形,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53尺吊具、所述支撑板之间呈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53尺吊具安装在53尺集装箱的顶部,进而方便使用者将53尺集装箱吊起,在将53尺吊具安装在53尺集装箱的顶部时,通过将法兰盘内部的螺栓拧松,进而时53尺吊具的距离伸长,进而方便53尺集装箱安装在53尺吊具内,然后将法兰盘内的螺栓拧紧,进而使53尺吊具将53尺集装箱夹紧,然后将螺母从螺栓杆上拧下,进而将钢圈放入吊环内。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不更改原有40尺吊具的基础上,更高效更安全地用40尺吊具起吊53尺框架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群硕重工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群硕重工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65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