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海绵钛还原反应液位自动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8521.2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5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曹万宝;董健;张政;王继宪;胥永;刘振宝;于国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朝阳金达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292 | 分类号: | G01F23/292;C22B34/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侯蔚寰 |
地址: | 122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器 液位自动测量 还原反应 海绵钛 本实用新型 活动连接有 固定环 大盖 筛板 液位 氯化镁 海绵钛生产 液位测量仪 保护套管 顶部设置 还原过程 内部设置 生产操作 四氯化钛 液面波动 耐高温 液位管 还原 激光 测量 保证 冶金 排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海绵钛还原反应液位自动测量装置,包括耐高温激光液位测量仪、反应器和液位管,所述反应器的内部设置有筛板,并且筛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保护套管,所述反应器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大盖,并且大盖的顶部设置有法兰,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色金属冶金海绵钛生产技术领域。该用于海绵钛还原反应液位自动测量装置,可以实现对于反应器内部在还原过程中的液位进行更精准的测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操作的安全性,同时可使还原期间的液位保证在工艺范围内,减少了以往四氯化钛加入和氯化镁排放时造成的过大液面波动,改善了钛坨外观,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色金属冶金海绵钛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海绵钛还原反应液位自动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还原过程是克劳尔法生产海绵钛的重要阶段,还原期间反应器内液位控制又是影响整个还原过程的主要因素,还原期间反应器内液位过高或过低对产品质量都会造成严重影响,以往还原过程中液位高度的保证方法是,首先理论计算出还原阶段每次的加入四氯化钛量和排放氯化镁量,每次加入的四氯化钛量通过高位槽浮子液位计进行体积换算计量,但四氯化钛密度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大,最终使加入的四氯化钛量不够准确,每次排放的氯化镁量是通过带有标尺的铁制容器进行计量,但使用数次后的容器高温变形严重,使排放量也不够准确,四氯化钛的加入量和氯化镁的排放量都不准确使还原过程中反应器内的液位波动很大,实际操作中反应器内液面经常不在工艺要求范围内,影响了还原过程中海绵钛坨的生成结构,钛坨上帽部位黑粉量增加,使产品回收率和等级率明显降低。
在生产过程中反应器是密封的,反应器内温度在800℃以上,很难用常规设备直接测量反应器内液位高度,有时生产过程中为了测量反应器内液面的位置,经常采用将一根圆钢做成测量液位标尺,打开大盖上部的预留法兰,将标尺从法兰插入,等待数秒钟后快速取出标尺,利用反应器内液体和非液体空间温度差造成标尺烧红程度不同进行液位测量。在测量过程中出现异常爆鸣、液镁飞溅,烫伤操作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海绵钛还原反应液位自动测量装置,解决了现如今还原过程中无法精确实时测量反应器内液位的高度,无法为每次四氯化钛的加入量和氯化镁的排放量提供依据,无法保证还原液面在工艺要求范围内,给整个还原过程以及海绵钛坨的生成结构造成不好的影响,增加了钛坨上帽部位的黑粉量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海绵钛还原反应液位自动测量装置,包括耐高温激光液位测量仪、反应器和液位管,所述反应器的内部设置有筛板,并且筛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保护套管,所述反应器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大盖,并且大盖的顶部设置有法兰。
优选的,所述大盖的顶部开设有通孔,并且法兰的顶部设置有水钵子。
优选的,所述液位管贯穿通孔并延伸至通孔的底部,所述液位管延伸至通孔底部的一端与法兰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液位管的顶部开设有气体平衡孔。
优选的,所述法兰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密封胶垫,并且密封胶垫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测温管。
优选的,所述筛板的内部开设有筛板孔。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海绵钛还原反应液位自动测量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朝阳金达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朝阳金达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85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