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应釜总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14556.7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0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谢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晨倩助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C11C3/00;C02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戚小琴 |
地址: | 31411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釜 总成系统 本实用新型 连接管 下料管 环氧大豆油 第一开关 生产效率 电磁阀 下料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釜总成系统,包括多个独立的反应釜、通过连接管分别与多个反应釜下料口相连通的静置塔以及连接于静置塔底部的下料管,所述反应釜与连接管之间设置有电磁阀,所述下料管设置有第一开关阀。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反应釜总成系统,以提高环氧大豆油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氧大豆油生产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反应釜总成系统。
背景技术
环氧大豆油是用大豆油经过氧化处理后制得的一种化工产品,常温下为浅黄色粘稠油状液体,是一种使用广泛的聚氯乙烯无毒增塑剂兼稳定剂:与PVC树脂相容性好,挥发性低、迁移性小。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耐水性和耐油性亦佳,可赋予制品良好的机械强度、耐候性及电性能,且无毒性,是国际认可的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化学工艺助剂。
传统环氧大豆油的制备过程为:在反应釜内加入大豆油以及苯、甲酸、硫酸等化学试剂进行反应,并之后加入过氧化氢进行中和,最后制得环氧大豆油,但在中和过程中碱与酸反应产生有水,因此在制备完成后需长时间静置等待环氧大豆油与水完全分层后,才能将环氧大豆油与水进行分离,最终得到高质量的环氧大豆油。
但是,通过上述传统制备方式,在反应完成后需长时间静置等待环氧大豆油与水完全分层后,才能将环氧大豆油与水进行分离;此时才能进行新一轮的制备,等待时间长,时间利用率低下,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釜总成系统,以提高环氧大豆油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反应釜总成系统,包括多个独立的反应釜、通过连接管分别与多个反应釜下料口相连通的静置塔以及连接于静置塔底部的下料管,所述反应釜与连接管之间设置有电磁阀,所述下料管设置有第一开关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统的环氧大豆油制备时,原料在反应釜内反应完成后需长时间静置并等待环氧大豆油与水完全分层后,才能将环氧大豆油与水进行分离,此时才能进行新一轮的制备,等待时间长;通过设置静置塔,可以第一时间将反应釜内完成反应的半成品全部导入静置塔内,由静置塔来完成最后的静置分层工作,而可以很快地在反应釜内进行新一轮的制备以及反应,最后等静置塔内环氧大豆油与水完全分层后,打开第一开关阀通过下料管将下层的水层放出,直至有环氧大豆油出现,此时及时关闭第一开关阀,将下料管伸入用于装环氧大豆油的桶内,开启第一开关阀,开始收集环氧大豆油,消除了等待时间,时间利用率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静置塔底部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污水处理池,所述排水管设置有第二开关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排水管与下料管进行分别设置,避免排水与环氧大豆油的收集时来回更换收集容器,同时避免了交叉污染;将分离出来的水排入污水处理池中,将分离的水进行中和以及沉淀处理,最后经过处理的水可以用于冷却用水等,节约了水资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应釜下料口还连通有污水管,所述污水管的另一端连通至污水处理池,所述污水管设置有污水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反应釜进行下一轮制备及反应,特别是当下一轮制备的产品不一样时,需要对反应釜进行清洗,而清洗后产生的污水可以通过污水管排入污水处理池中,避免经过静置塔而对静置塔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污水处理池包括并列设置的除污池与净水池,所述除污池与净水池之间开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处于除污池靠近底部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晨倩助剂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晨倩助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145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