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环氧大豆油的中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14604.2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3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谢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晨倩助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3/02 | 分类号: | C11B3/02;C11B3/00;C11B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戚小琴 |
地址: | 31411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单元 输送管 过滤网 环氧大豆油 中和液 本实用新型 过滤装置 中和系统 过滤管 流量检测单元 制备技术领域 收集组件 外界相通 离心机 变频器 控制仪 喇叭状 减小 过滤 开口 相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氧大豆油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环氧大豆油的中和系统,包括流量检测单元、输送单元、PH检测单元、控制仪、变频器、离心机,还包括位于输送单元与PH检测单元之间的输送管,输送管上设置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输送管内且呈开口朝向输送单元一侧的喇叭状的过滤网、一端与过滤网远离输送单元的一端相通且另一端与外界相通的过滤管、设置在过滤管上且位于输送管外侧的收集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当输送单元内的中和液输送至输送管内时,利用设置在输送管内的过滤网,过滤网即可对中和液进行过滤,从而减小从输送单元输送出去的中和液内存在杂质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氧大豆油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环氧大豆油的中和系统。
背景技术
环氧大豆油是用大豆油经过氧化处理后制得的一种化工产品,常温下为浅黄色粘稠油状液体,是一种使用广泛的聚氯乙烯无毒增塑剂兼稳定剂:与PVC树脂相容性好,挥发性低、迁移性小。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耐水性和耐油性亦佳,可赋予制品良好的机械强度、耐候性及电性能,且无毒性,是国际认可的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化学工艺助剂。
目前,公告号为CN205115341U,公告日为2016年3月30日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制备环氧大豆油的中和系统,包括:用于对中和液进行流量检测的流量检测单元;用于输送中和液的输送单元;用于对环氧大豆油进行PH值检测的PH检测单元;用于控制中和液的流量的变频器;以及分别与PH检测单元和变频器连接的控制仪;其中,PH检测单元为PH复合电极;控制仪为alphapH1000型PH控制仪。
该种适用于制备环氧大豆油的中和系统利用输送单元将中和液输送至PH检测单元,但是在中和液中有可能会存在一些颗粒状杂质,而这些杂质进入到后续的变频器中后,容易使得变频器内的管路堵塞,最终就会导致中和系统不能稳定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环氧大豆油的中和系统,能够减小从输送单元输送出去的中和液内存在杂质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环氧大豆油的中和系统,包括流量检测单元、与流量检测单元相连的输送单元、与输送单元相连的PH检测单元、与PH检测单元的控制仪、与控制仪相连的变频器、与变频器相连的离心机,还包括位于所述输送单元与所述PH检测单元之间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管内且呈开口朝向输送单元一侧的喇叭状的过滤网、一端与所述过滤网远离输送单元的一端相通且另一端与外界相通的过滤管、设置在所述过滤管上且位于所述输送管外侧的收集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输送单元内的中和液输送至输送管内时,利用设置在输送管内的过滤网,过滤网即可对中和液进行过滤,从而减小从输送单元输送出去的中和液内存在杂质的可能性;其中利用过滤网呈开口朝向输送单元一侧的喇叭状,被过滤网过滤下来的杂质即可沿着过滤网的斜面落入到过滤管内,随后过滤管内的杂质即可沿着过滤管落入到输送管外侧的收集组件内,最终即可依靠收集组件实现对杂质的收集,从而避免杂质在过滤网上堆积后对中和液的流通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组件包括一端与过滤管相通的连接管、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上的密封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连接管远离过滤管一端的过滤袋。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输送管在输送中和液时,利用密封件对连接管进行密封,从而减小中和液从连接管内泄漏出去的可能性;其中当输送管内不再输送中和液时,即可打开密封件,使得位于连接管和过滤管内的杂质落入到过滤袋内,最终即可实现对杂质的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件为固定在连接管上的密封阀。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密封连接管时,利用固定在连接管上的密封阀,关闭密封阀即可实现对连接管的关闭,而打开密封阀后即可将连接管与外界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晨倩助剂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晨倩助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146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用油菜籽毛油中和沉降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氧大豆油用脱色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