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驾驶盘用防滑套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21995.0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3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徐梦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远程车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06 | 分类号: | B62D1/06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苑新民 |
地址: | 317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圈 防滑套 本实用新型 车辆驾驶 通孔 圆心 便于安装 对称设置 防滑效果 间隔设置 汽车配件 散热作用 驾驶盘 透气 防滑 开口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辆驾驶盘用防滑套,包括单侧横截面为C型的环形圈,环形圈的C字形的开口朝向圆心,垂直于环形圈的轴线的环形圈的平分面两侧的环形圈上对称设置有两圈间隔设置的防滑的通孔,优点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通孔是T字形结构,使得产品便于安装,防滑效果显著,同时具有透气、散热作用,适用于作驾驶盘的防滑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车辆驾驶盘用防滑套。
背景技术
目前,有车一族一般都会在驾驶盘上套装驾驶盘套,一是具有美观的效果;二是起到不会驾驶盘的作用。驾驶盘套比驾驶盘小一点,安装后以保证驾驶盘套与驾驶盘紧密接触而不打滑,但是安装时却比较麻烦,而且在温度较高时容易出汗,影响开车时的舒适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驾驶盘用防滑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驾驶盘用防滑套,包括单侧横截面为C型的环形圈,环形圈的C 字形的开口朝向圆心,垂直于环形圈的轴线的环形圈的平分面两侧的环形圈上对称设置有两圈间隔设置的防滑的通孔。
上述的通孔为T字形,T字形的竖直部朝外、水平部在内侧。
上述的T字形通孔的竖直部与水平部的交接处呈弧形过渡。
上述的T字形通孔的拐角处圆滑过渡。
上述的两圈通孔之间设置有3-8mm的分隔间隙。
上述的T字形的70%以上的竖直部位于环形圈的外圆柱面上,而水平部及与水平部相连通的30%以下的竖直部位于环形圈相对的两侧面上。
上述的两圈通孔之每圈通孔均周向间隔设置有二十二个。
上述的T字形通孔的竖直部的宽度为10-20mm;水平部的高度为20-30mm。
上述的防滑套是用真皮材料或橡胶材料或弹性的塑料材料制成的。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环形圈上设置两圈T型通孔,可以使得安装时环形圈的弹性变形量大,进而使得防滑套便于安装。
2、本实用新型在环形圈上设置两圈T型的通孔,而且T字形的70%以上的竖直部位于环形圈的外圆柱面上,而水平部及与水平部相连通的30%以下的竖直部位于环形圈相对的两侧面上,竖直部的宽度为10-20mm,使得驾驶员手握驾驶盘时,防滑套上的竖直部刚好与手指相配合,防滑效果显著。
3、本实用新型的T型的通孔具有透气、散热及防滑作用,适用于作驾驶盘的防滑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圆柱面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3:
一种车辆驾驶盘用防滑套,包括单侧横截面为C型的环形圈10,环形圈 10的C字形的开口11朝向圆心,垂直于环形圈10的轴线的环形圈10的平分面两侧的环形圈10上对称设置有两圈间隔设置的防滑的通孔20。
上述的通孔20为T字形,T字形的竖直部21朝外、水平部22在内侧。
上述的T字形通孔20的竖直部21与水平部22的交接处23呈弧形过渡。
上述的T字形通孔20的拐角处24、25圆滑过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远程车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远程车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219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回弹3D立体方向盘套
- 下一篇:一种电子转向柱锁及其防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