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气囊辅助便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22374.4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0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号;董明;孔凡民;周建平;李昱骥;钟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号 |
主分类号: | A61M29/02 | 分类号: | A61M2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气囊 收集装置 充气管 管型件 收集口 气囊 内腔 连通 本实用新型 孔洞结构 内腔出口 人体肠道 外部连通 下部出口 综合技术 基础件 近端部 预期的 管腔 | ||
一种多气囊辅助便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构成如下:基体(1)、充气气囊(2)、充气管(3);其中:基体(1)是整个装置的基础件,其为管型件;充气气囊(2)布置在基体(1)前端近端部;充气管(3)连通着充气气囊(2)的内腔;基体(1)上部设置有连通其管腔内外用于集便的孔洞结构即便收集口(4);便收集口(4)外部连通人体肠道内腔;基体(1)下部出口即为做为管型件的基体(1)的内腔出口。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简单,操作比较方便,其综合技术效果优良;其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肠道辅助撑开用气囊装置的结构设计与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多气囊辅助便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经有了在人体腔道内应用的气囊装置;这类气囊的应用丰富和完善了产品系列;为工程应用提供了更多手段、方法;也必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人们期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更好的多气囊辅助便收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更好的多气囊辅助便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气囊辅助便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构成如下:基体1、充气气囊2、充气管3;其中:基体1是整个装置的基础件,其为管型件;
充气气囊2布置在基体1前端近端部;充气管3连通着充气气囊2的内腔;
基体1上部设置有连通其管腔内外用于集便的孔洞结构即便收集口4;便收集口4外部连通人体肠道内腔;基体1下部出口即基体1的管型结构内腔出口。
所述多气囊辅助便收集装置,优选要求保护的内容是:
充气气囊2至少有两个,其依次在基体1上部近端处的基体1外侧面上布置;各个充气气囊2通过充气管3依次串联连通其内腔;最靠近下部的充气气囊2通过充气管3连通着外部的充气接口5;充气接口中5连接着外部的充气设备。
所述多气囊辅助便收集装置还满足下述要求之一或其组合:
充气气囊2具体是减压充气气囊;
基体1上部设置的连通其管腔内外用于集便的孔洞结构即便收集口4满足下述要求:便收集口4有两种:其一为基体1上端部的管径上开口;其二为在相邻的两个充气气囊2之间设置的穿过基体1侧壁的孔洞结构;
在最下部的那一个充气气囊2下方设置的充气管3在基体1内腔内壁上布置;
基体1下部出口端近端处还设置有皮肤固定结构6;其用于将基体1下端部固定在肠道开口外使其不至于缩入人体肠道内造成困扰。
所述多气囊辅助便收集装置中,基体1上还设置有可伸长管段7。以便在必要时伸长其有效工作长度满足预期要求。
充气管3上靠近连通着外部的充气接口5处也设置有充气气囊2。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还补充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人用安全气囊中的球囊对肠壁的压力问题,其灵活的应用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球囊长时间鼓起所可能引起的肠壁血流障碍、坏死等问题的发生;
2、便收集口4的多处设计使得可以方便地进行便的二次收集,减少对术后愈合口的不良影响。
本实用新型较为突出的技术特点:
1、使用多气囊(主要是双气囊结构)减压式结构可以联动自动平衡各个充气气囊2相互之间可能短时存在的压力差,其可随肠道生理蠕动,气囊能一定程度上灵活随动变形,实现相互减压;其综合技术效果优良;
2、本实用新型多个便收集口4的设计使得2次便收集成为可能,可以有效地减少目前市售的单气囊产品阻塞肠道可能引起的对手术伤口的不良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号,未经徐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223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嘴角和上嘴唇同时开扩的开口器
- 下一篇:一种扩张球囊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