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力发电基础三叶扇抗强风的扇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23627.X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0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赵爽;李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D1/06 | 分类号: | F03D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66 | 代理人: | 魏振柯 |
地址: | 010051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扇叶 风力发电 扇叶结构 抗强风 固定螺栓 前扇叶 滑槽 固定盘 连接套 磁条 水槽 本实用新型 强风 固定孔 连接柱 底端 扇叶 下端 冲击力 镶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基础三叶扇抗强风的扇叶结构,包括前扇叶、第一固定螺栓、第二固定螺栓、第三后扇叶和第三滑槽,所述前扇叶的外侧镶嵌有前磁条,且前磁条的外侧连接有水槽,所述连接套的下端固定有第一后扇叶,且第一后扇叶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螺栓设置于固定盘的中间位置,且固定盘的右端固定有第二后扇叶,所述第三滑槽设置于第二滑槽的底端。该种风力发电基础三叶扇抗强风的扇叶结构设置的前扇叶与第一后扇叶之间能够通过连接柱和连接套进行旋转,以此来减少强风与扇叶的接触面积,减少对整个装置的冲击力,大大提高了该种风力发电基础三叶扇抗强风的扇叶结构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风力发电基础三叶扇抗强风的扇叶结构。
背景技术
风是没有公害的能源之一。而且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非常适合,大有可为。所以我们需要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并且还要保证风力发电装置的实用性。
市场上的三叶扇扇叶结构不具备抗强风的能力,扇叶不能进行收缩旋转,且扇叶之间的连接不紧固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实用性更高的风力发电基础三叶扇抗强风的扇叶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基础三叶扇抗强风的扇叶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三叶扇扇叶结构不具备抗强风的能力,扇叶不能进行收缩旋转,且扇叶之间的连接不紧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力发电基础三叶扇抗强风的扇叶结构,包括前扇叶、第一固定螺栓、第二固定螺栓、第三后扇叶和第三滑槽,所述前扇叶的外侧镶嵌有前磁条,且前磁条的外侧连接有水槽,所述前扇叶的下端固定有连接柱,且连接柱的外侧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下端固定有第一后扇叶,且第一后扇叶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后磁条,所述第一固定螺栓设置于第一后扇叶的下端,且第一固定螺栓的下端和固定盘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螺栓设置于固定盘的中间位置,且固定盘的右端固定有第二后扇叶,所述第三后扇叶设置于固定盘的左端,所述连接柱的上端设置有卡板,且卡板的左侧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后扇叶的末端设置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三滑槽设置于第二滑槽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前扇叶通过连接柱和连接套与第一后扇叶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前扇叶与连接柱之间为焊接连接,并且连接套与第一后扇叶之间为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磁条镶嵌于前扇叶的内部,且后磁条镶嵌于第一后扇叶的内部,并且前扇叶通过前磁条和后磁条与第一后扇叶之间构成粘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螺栓贯穿于固定盘的内部,且第二固定螺栓与第一后扇叶、第二后扇叶、第三后扇叶之间构成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板与卡槽之间构成卡合连接,且卡板与卡槽的外形结构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一后扇叶之间构成滑动连接,同时第二滑槽与第二后扇叶之间构成滑动连接,第三滑槽与第三后扇叶之间构成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236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海浪波动动量的双向海浪发电装置
- 下一篇:轨道行走式矩帆风力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