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氧机分子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23717.9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13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董亮;张志信;白同政;张金凤;曹小贞;张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亮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C01B1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隆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3 | 代理人: | 鲍立阳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状筒体 分子筛筒体 安装室 制氧机 分子筛 分子筛结构 出气室 均气室 上端 内壁 外壁 制氧 连通 本实用新型 技术设备 内部设置 医用制氧 进气室 速率和 凸起 下端 柱形 匹配 室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制氧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制氧机分子筛结构,包括安装室和设置于安装室内的分子筛筒体,所述安装室位于分子筛筒体上端的位置设置有均气室,安装室位于分子筛筒体下端的位置设置有出气室,所述分子筛筒体包括相互套装的环状筒体,相邻两环状筒体的内壁、外壁相互接触,环状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环状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起,所述环状筒体的上端与均气室连通,环状筒体的下端与出气室连通,位于最内侧的环状筒体的内部设置有柱形的进气室,该结构使得空气能够均匀进入分子筛中,有效提高了空气与分子筛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制氧机的制氧速率和制氧浓度,节省原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制氧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制氧机分子筛结构。
背景技术
分子筛制氧机是以空气为原料,以沸石分子筛作为吸附剂,运用变压吸附原理提纯氧气,利用分子筛对氧气的选择性吸附而使氧和氮气分离的方法提取高纯度的氧气。
当前的分子筛多为柱状的罐体,打开进气阀和出气阀之后,空气直接由分子筛的一端进入,然后经过分子筛的吸附分离之后,符合浓度的氧气从分子筛的另一端释放出来供人们使用。但是这种结构的分子筛主要存在以下缺点:由于分子筛自身是有重量的,所以在空气气流在分子筛内部流动的时候,会搅动分子筛中的颗粒上下碰撞,长此以往会导致分子筛破碎,导致分子筛的寿命变短,与空气的有效接触面积小,使分子筛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影响氮气的吸附,浪费了原料的同时又降低了氧气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当前的制氧机分子筛易损坏、与空气接触不充分,产氧速率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制氧机分子筛结构,该制氧机分子筛结构使得空气能够均匀进入分子筛中,有效提高了空气与分子筛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分子筛对氮气的吸附效率,提高了制氧机的制氧速率和制氧浓度,节省原料,避免了能源浪费,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制氧机分子筛结构,包括安装室和设置于安装室内的分子筛筒体,所述安装室位于分子筛筒体上端的位置设置有均气室,安装室位于分子筛筒体下端的位置设置有出气室,所述分子筛筒体包括相互套装的环状筒体,相邻两环状筒体的内壁、外壁相互接触,环状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环状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起,所述环状筒体的上端与均气室连通,环状筒体的下端与出气室连通,位于最内侧的环状筒体的内部设置有柱形的进气室。
上述的制氧机分子筛结构,所述环状筒体为3个,分别为内筒体、中筒体和外筒体,所述内筒体与中筒体、中筒体与外筒体之间分别通过凹槽、凸起卡装。
上述的制氧机分子筛结构,所述安装室为圆柱状。
上述的制氧机分子筛结构,所述环状筒体的两侧均设置有一对凹槽、凸起,所述凹槽沿环状筒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上述的制氧机分子筛结构,所述分子筛筒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均气板,所述均气板上均匀分布有气孔,所述均气板安装于安装室内壁。
上述的制氧机分子筛结构,所述气孔呈环状分布于均气板上。
上述的制氧机分子筛结构,所述安装室下端设置有与出气室连通的出气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制氧机分子筛结构使得空气能够均匀进入分子筛中,有效提高了空气与分子筛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分子筛对氮气的吸附效率,提高了制氧机的制氧速率和制氧浓度,节省原料,避免了能源浪费;并且,本分子筛的结构新颖合理,便于安装和拆卸,通过相互套装的环状筒体能够单独对环状分子筛进行更换,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亮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亮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237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臭装置
- 下一篇:吸附剂脱附再生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