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区域设备纵深集中的信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24872.2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4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喜军;左飞;武少峰;张天赋;南迪;刘培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7/00 | 分类号: | B61L2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杨宝兰 |
地址: | 30014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旁设备 站内设备 城市轨道交通 联锁子系统 区域控制器 通信子系统 区域设备 信号设备 信号系统 土建工程投资 纵深 本实用新型 无线收发器 地面设备 敷设电缆 集中控制 数据传输 维修成本 从设备 电连接 故障率 设备间 设备室 双网 与非 电缆 房屋 维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区域设备纵深集中的信号系统,包括,区域控制器和设备集中站系统,区域控制器与设备集中站系统的设备集中站联锁子系统、ATS子系统、通信子系统电连接;设备集中站联锁子系统、ATS子系统、通信子系统通过无线收发器双网进行地面设备、车地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有益效果是,由于站内设备和区间轨旁设备只需从设备与设备集中站的设备室相连,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号设备集中控制。非集中站站内设备和区间轨旁设备不需要再向站内信号设备房屋敷设电缆,节省大量电缆,同时也减少非集中站土建工程投资,减少在设备集中站与非集中站站内设备和区间轨旁设备的接口数量,降低故障率,减少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与维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区域设备纵深集中的信号系统。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技术在国内已经日趋成熟,不同CBTC集成商系统型号站内和区间轨旁设备的设置已经基本相似,区别主要在于系统效率、算法和稳定性。而考虑到设备维护的便利,一般在有道岔的车站设置了设备集中站,并根据需要配置值班室、工区等其他信号房屋。信号设备集中站的选择一般由设计院结合线路情况决定。
而由于CBTC在站间办理进路的需要,一般情况下需要通过联系电缆将设备集中站信号联锁子系统、ATS子系统、通信子系统与非设备集中站信号设备工作站相连。设备集中站接收非设备集中站提供的“区间空闲”和“区间占用”信息;向非设备集中站的列车提供信号开放和关闭指令。
图1是现有传统信号系统结构图;而当前的信号系统均为计算机联锁集中控制模式,只将个别的车站设置为设备集中站,其他的车站为非设备集中站,一般3~5个车站对应一个设备集中站。而非设备集中站的车站及区间轨旁设备均需先引至非集中站的信号设备室,而后连接至所属设备集中站的信号设备室。这样就造成了部分非设备集中站的轨旁设备电缆的迂回,有些线路区间轨旁设备到非设备集中站距离较远,且数目较多,且每站在站内需要上引至设备层电缆间,这样使控制电缆的数量众多,故障节点增加,造成了工程投资的增加及未来运营维修工作量的增加。
城市轨道交通中现有的信号系统室内与室外的接口方法,是联锁系统与对应每个车站站内设备和轨旁设备接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电缆数量少,由中心统一控制的区域设备纵深集中的信号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区域设备纵深集中的信号系统,包括,区域控制器和设备集中站系统,所述区域控制器与设备集中站系统的设备集中站联锁子系统、ATS子系统、通信子系统电连接;所述设备集中站联锁子系统、ATS子系统、通信子系统通过无线收发器双网进行地面设备、车地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所述设备集中站联锁子系统、ATS子系统、通信子系统通过无线收发器双网接收地面设备中发车表示器、站台门、紧急关闭的数据信息,并对发车表示器、站台门、紧急关闭进行控制。
所述设备集中站联锁子系统、ATS子系统、通信子系统通过无线收发器双网接收车地设备中车站设备和区间轨旁设备的数据信息,并对车站设备和区间轨旁设备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站内设备和区间轨旁设备不需在非集中站与非集中站站内工作站相连,只需从设备与设备集中站的设备室相连,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号设备集中控制。非集中站站内设备和区间轨旁设备不需要再向站内信号设备房屋敷设电缆,节省了大量电缆,同时也减少非集中站土建工程投资,减少在设备集中站与非集中站站内设备和区间轨旁设备的接口数量,降低故障率,减少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与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传统信号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区域设备纵深集中信号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248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