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27584.2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7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斗山机床(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72 | 分类号: | B23Q1/7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挚诚信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8 | 代理人: | 王永辉;李延虎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结构 操作面板 第二表面 第一表面 机床本体 机床 转动 本实用新型 相对设置 置放空间 转动连接 状态时 自动化生产 干涉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床,该机床包括:机床本体,包括相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连接结构,与机床本体转动连接,且连接结构上形成有一置放空间;通过连接结构相较于机床本体转动,连接结构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第一状态时,连接结构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在第二状态时,连接结构与第二表面相对设置;操作面板,设置于置放空间中,且操作面板与连接结构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连接结构,使得操作面板能够通过连接结构在机床本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转动,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在不同位置对操作面板进行操作。同时在实现自动化生产时可以将操作面板由第一表面转动至第二表面,避免对生产线造成干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床。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机床操作面板固定后,旋转角度的比较局限,当客户方机床前方的空间有限时,会给操作者带来不便;而且有时候会与客户安装的生产线产生干涉。
同时,自动化生产线已成为机床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相当多的工厂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自动化生产。但目前大部分机床的操作面板固定于机床前侧,在采用自动化生产时会与生产线的安置存在一定干涉。且不论是选用吊臂悬空式操作面板,还是未来对机床进行特殊改造,都存在大量资金与时间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床,用以实现便于改变机床操作面板的位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床,包括:
机床本体,包括相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连接结构,与所述机床本体转动连接,且所述连接结构上形成有一置放空间;通过所述连接结构相较于所述机床本体转动,所述连接结构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设置;
操作面板,设置于所述置放空间中,且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连接结构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在第一端面上形成有所述置放空间,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的朝向方向相同;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朝向方向相反;通过所述操作面板相较于所述连接结构的转动,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操作面板的操作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的朝向相同,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操作面板的操作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朝向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杆和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配合形成所述置放空间;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机床本体转动连接,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一旋转结构与所述机床本体上的第一固定件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二旋转结构,所述操作面板通过所述第二旋转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旋转结构、所述第二旋转结构和所述连接结构上开设有线路布设通道,通过所述线路布设通道,设置于机床本体的顶部的连接线路连接至所述操作面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机床本体上的第二固定件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旋转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旋转结构包括:
旋转体,包括:呈圆柱状的本体和由所述本体的第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的底座,所述底座抵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上,其中所述本体上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外露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
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套设在所述本体上,所述限位块的第一部分抵接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本体的第二部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斗山机床(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斗山机床(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275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