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封闭式生物固体发酵罐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30898.8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8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孙斌;许安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联合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16;C12M1/04;C12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2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固体发酵罐 贯穿 底座支架 进水管道 连接设置 全封闭式 雾化喷头 旋转电机 搅拌轴 生物发酵技术 自动调节气压 本实用新型 顶部设置 搅拌装置 生物固体 外壁设置 外层壳体 温度调节 装置结构 温度计 罐内腔 加热网 进料口 进水口 湿度计 控温 左端 发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生物发酵技术领域的一种全封闭式生物固体发酵罐,包括底座支架,所述底座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生物固体发酵罐,所述生物固体发酵罐的顶部左侧贯穿连接设置有湿度计和温度计,所述生物固体发酵罐的顶部贯穿设置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的底部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位于生物固体发酵罐内腔的顶部,所述生物固体发酵罐的顶部右侧贯穿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外层壳体的顶部右侧贯穿设置有控温进水口,所述温度调节腔的底部设置有加热网,所述生物固体发酵罐的左端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右端连接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外壁设置有搅拌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自动调节气压,搅拌更加充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固体发酵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封闭式生物固体发酵罐。
背景技术
固体发酵是指没有或几乎没有自由水存在下,在有一定湿度的水下溶性固体基质中,用一种或多种微生物的一个生物反应过程。从生物反应过程中的本质考虑,固体发酵是以气相为连续相的生物反应过程。固体发酵具有节水、节能的独特优势,属于清洁生产技术,现已逐步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目前现有的固体发酵罐有操作简便、低能耗、发酵过程容易控制、对无菌要求相对较低、不易发生大面积的污染等优点。这说明固体发酵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现有的固体发酵罐存在一些不足,内部气压过高或过低无法自动调节,温度也不好控制,搅拌装置过于单一,搅拌不够充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全封闭式生物固体发酵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封闭式生物固体发酵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自动调节气压,温度不易控制和搅拌装置过于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封闭式生物固体发酵罐,包括底座支架,所述底座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生物固体发酵罐,所述生物固体发酵罐包括外层壳体,所述外层壳体前后端面通过连接杆设置有内层罐体,所述外层壳体与内层罐体之间设置有温度调节腔,所述生物固体发酵罐的顶部左侧贯穿连接设置有湿度计和温度计,且温度计位于湿度计右方,所述生物固体发酵罐的顶部设置有自动出气管和自动进气管,所述生物固体发酵罐的顶部贯穿设置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的底部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位于生物固体发酵罐内腔的顶部,所述生物固体发酵罐的顶部右侧贯穿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外层壳体的顶部右侧贯穿设置有控温进水口,所述内层罐体的内腔顶部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生物固体发酵罐的左侧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生物固体发酵罐的右侧底部设置有控温出水口,所述温度调节腔的底部设置有加热网,所述生物固体发酵罐的左端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右端连接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外壁设置有搅拌装置。
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板,所述固定支撑板的右端设置有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内通过轴承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部设置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杆的底部设置有搅拌爪。
优选的,所述转动齿轮的右端啮合设置有固定齿环,所述固定齿环的前后两端设置有连接支撑杆,所述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内层罐体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自动出气管和自动进气管结构相同互为倒置的构件,所述自动出气管的内壁设置有横杆,且横杆为可拆结构,所述横杆连接社会只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堵气盖,所述自动出气管和自动进气管的顶部内壁设置有内螺纹。
优选的,所述搅拌轴贯穿的外层壳体与内层罐体之间设置有连接套筒。
优选的,所述雾化喷头的底部设置有雾化喷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外层壳体和内层罐体设置温度调节腔,需要降温时,对温度调节腔注入冷水进行降温,需要加热升温时,通过加热网对水进行加热,还可以保证恒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联合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联合化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08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分子诊断装置的光学模块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加样判读一体机